“我希望自己尽量晚点阳……不然,患者怎么办?”听上海医护说说这些天

“我希望自己尽量晚点阳……不然,患者怎么办?”听上海医护说说这些天
文章图片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 , 这周以来 , 不断听说身边有人“阳了” , 坚守在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也不例外 。 急诊、发热门诊量陡增 , 挑战不言而喻 , 一线医护目前的真实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听6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说说这些天 。
“我希望自己尽量晚点阳……不然,患者怎么办?”听上海医护说说这些天】01
“阳康”后立即返岗 , “放心不下病人”
马雄(仁济医院感染科主任)
早上7点查房 , 对病人及时进行医嘱处理;再去发热门诊了解每日情况;上午回门诊室 , 接诊新的病人;下午3点开展危重病人多学科讨论(MDT) , 一直忙到晚上7点回家 , 这是仁济医院感染科科主任马雄“阳康”返岗后的一天 。
马雄回忆 , 12月12日 , 他密接了新冠阳性感染者 。 12月14日 , 他觉得人不太舒服 , 自测抗原呈弱阳性 , 随后做了单人单管核酸检测 , 确诊为阳性 。 12月15日 , 马雄出现了头痛、腰部酸痛 , 随即服用了对乙酰氨基酚 , 症状有缓解 。 12月16日 , 他测了抗原 , 显示“阴性” 。 12月17日 , 他又到医院进行核酸检测 , 结果显示“阴性” 。
“感染新冠病毒后 , 机体免疫力会和病毒‘作斗争’ , 这种‘斗争’的强烈程度决定了症状的轻重 , 所以每个人免疫力的不同 , 导致出现的症状也各不同 。 ”马雄说 , “可能我是比较幸运的‘喜羊羊’ , 感染新冠后的症状较轻 , 所以在服药后很快核酸转阴了 。 ”
“我希望自己尽量晚点阳……不然,患者怎么办?”听上海医护说说这些天
文章图片
“阳康”后的马雄并未觉得很“轻松” , 眼看病人数一直在增加 。 “实在放心不下病人 , 想早点回来 。 ”12月19日一早 , 马雄又回到了科室里 。 在查完病房后 , 他又去发热门诊协调各项事宜 。
连日来 , 仁济医院发热门诊量一直居高位 。 截至12月22日 , 仅东院发热门诊一天最高接诊已达745人次 。
马雄说 , 这些病人中新冠阳性患者占大多数 , 病情有轻有重 , 一些合并多种基础病的老人会被收进感染科病房 。 “感染新冠病毒可能会加重本身的基础疾病 。 针对不同患者要结合既往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救治 , 所以我们每天下午都会组织MDT讨论病例 。 ”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感染高峰 , 仁济医院感染科病房的床位已扩充到100张 , 专用于收治新冠危重症患者 。
02
阳了?但工作节奏依旧
李敏(仁济医院检验科主任)
李敏是仁济医院检验科的“大管家” 。 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 , 检验科作为疫情战线上的“侦察兵” , 一直承担着高强度的工作任务 , 李敏也早已习惯了这种快节奏的工作状态 。 然而 , 12月13日 , 李敏觉得浑身不对劲 , 一量体温 , 已经38.5℃ , 还伴有乏力、嗓子痛等症状 , 她第一反应是“中招”了 , 果不其然 , 核酸显示“阳性” 。
随即她按照防护规范进行单间隔离 , 严格分餐 , 房间白天通风 。 她服用退烧药后 , 第二天便不再发热 。 “无‘热’一身轻 。 ”李敏表示 , 虽然喉咙还不舒服 , 但精神状态好了很多 。 闲不下来的李敏开始和科室同事电话、视频联系 , 了解核酸检测进度、人员安排、员工感染情况及应急队伍的组建等工作 。
“我希望自己尽量晚点阳……不然,患者怎么办?”听上海医护说说这些天
文章图片
12月15日 , 她还参加了2022年上海市临床检验新技术新项目进展线上研讨会;16日 , 她又组织了检验科医师规培基地招生线上面试 , 参加了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 还在线和研究生讨论课题进展……12月19日 , 她回到科室 , 继续和同事们并肩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