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老技术焕发新活力,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在应对钙化斑块中重获青睐

融媒体采访人员 黄晶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冠脉有钙化!”这是心内科介入医生的共识。严重冠脉钙化不仅影响PCI手术施展,还可能造成非常凶险的后果。
一位80岁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后药物治疗,心绞痛不缓解,反复发作,冠脉造影提示三支血管严重狭窄,合并了严重的钙化。
患者本人及家属拒绝外科搭桥手术,强烈要求介入治疗。医生先用预扩张球囊,后用非顺性球囊和切割球囊反复扩张,但支架始终无法通过,凶险就在此时发生。患者冠脉严重穿孔,很快出现了意识障碍,血压都无法测出了。经过紧急抢救患者才转危为安,整个过程凶险无比。
pci|老技术焕发新活力,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在应对钙化斑块中重获青睐】以上并非个例,冠脉严重钙化在手术中出现严重并发症。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介入医生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钙化病变,是很多介入医生的噩梦。它是介入医生开展PCI的拦路石,让手术失败,甚至直接将患者挡在门外,被剥夺介入治疗的机会。
但是,冠状动脉内旋磨术这项老技术,在协助冠脉严重钙化患者PCI上找准了自己的定位。近年,该技术在学术界再次大热,受到很多术者的青睐。
为了深入了解旋磨术的奥妙,《医师报》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伟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金叔宣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赵慧强教授,共同谈一谈他们的认识及经验。
找准定位 老技术迎来新未来王伟民教授是国内最早使用旋磨术的一批介入医生,见证了该术式从热到冷,现在又转热的全过程。他介绍,1988年Fourrier等完成了首例冠状动脉内旋磨术,该术式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心血管医生的追棒。
在早期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时代,因其可减少术后斑块的弹性回缩,旋磨术与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一起,被奉为无可替代的斑块消蚀技术。后来裸金属支架兴起,由于无法解决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较高的问题,旋磨术一度被冷落。但是进入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后,术后再狭窄问题已基本解决,医生对介入治疗有了更高的追求,挑战高难度手术,扩大PCI适用范围等,让医生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旋磨术。

pci|老技术焕发新活力,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在应对钙化斑块中重获青睐
文章插图
重回学术视野,旋磨术被重新定义为“斑块修饰”的重要工具。斑块修饰强调通过旋磨头打磨钙化斑块之后形成新的通道。一方面旋磨术开通的管腔方便后续治疗器械通过;另一方面旋磨术能有效修饰钙化病变,有利于支架扩张和贴壁,减少钙化病变对药物洗脱支架上药物的剐蹭。研究证实,旋磨术有效改变钙化斑块的顺应性,从而方便支架的输送和扩张,结合药物洗脱支架使用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金叔宣教授介绍,旋磨术是用导丝将一个前端置有金刚石微粒的椭圆形的旋磨头送达钙化血管处,旋磨头高速旋转,将钙化斑块磨成<5微米的碎屑。冠脉钙化类似于异位的骨结构,有的如戒指环扣在血管内侧,有的如钟乳石悬挂于血管内,影响血流,形成更容易导致血栓的涡流。因其像人体骨骼一样坚硬无比,与软斑块和纤维斑块可以用球囊扩张挤压不同,要想疏通阻塞,完成PCI 手术,必须使用旋磨技术。
王伟民教授认为,旋磨术在重度钙化PCI手术中的辅助作用脱颖而出,成为啃下冠脉钙化这块“硬骨头”的首选。

pci|老技术焕发新活力,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在应对钙化斑块中重获青睐
文章插图
由被动旋磨 转变到主动旋磨“对于心内科医生来讲,冠状动脉内旋磨术是PCI手术中一种非常有力的武器,是冠脉严重钙化的克星。”文章开始时提及的凶险的病例,是赵慧强教授的亲身经历,在经历过生死考验后,他痛下决心,一定要把旋磨术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