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和他的 “神奇”种植园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老马和他的 “神奇”种植园
文章图片
“我这个园子里种了很多‘宝贝’ , 不但有各种蔬菜还有能观赏的花卉 。 ”走进鹰手营子矿区老爷庙村的红山果工作室 , 园主老马热情地招呼着 。 采访人员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了 , 常常被这里新奇的植物所吸引 。
放眼望去 , 蔬菜大棚里 , 高大的茄子树上结满了大小不等、颜色各异的茄子 , 长的、短的 , 黄的、紫的、青的 , 在两三米米高的空中摇荡 , 就连西红柿也像茄子一样也长在了高大的树上 , 枝叶繁茂 , 硕果累累 。
马荣申今年60岁 , 做为一名高级农业技师的他 , 以自己一腔的热血和辛劳 , 在这块土地上已经奋斗了几十年 , 钻研农业科学 , 以常年深入农村 , 开展各种蔬菜技术栽培以及花卉艺术研究做为自己的主攻对象 , 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
这些年 , 他把大把精力放在收集地方特色蔬菜种植资源上 。 好几十斤重的硕大冬瓜已经进入丰收阶段 , 正在成车的往外拉 , 百斤重的大瓜一个个胖墩墩的在田间整齐地排成一队 , 像是等待检阅的大娃 , 圆圆的苦瓜早已在篱笆架搭的棚上 , 像灯笼球一样处处垂掉着 , 空中红薯已经在大棚里形成规模 。 几次来到这里 , 从春到夏 , 从夏到秋 , 如今虽然是冬季 , 但大棚里的菊花依然盛开 , 色彩艳丽 , 品种琳琅 , 最有特色的还数蒿子秆上嫁接出的菊花已经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 。
老马和他的 “神奇”种植园】做为一名农技专家 , 马荣申始终有一股热情 , 每天起早爬半夜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着 , 长年守在这片土地上 , 与自己的搭档老尹研究农作物如何育种栽培、如何改良并提高农作物达到高产高效 , 并曾在市里举办的各项农业技能大赛上获得过无数荣誉 。
“自己打井 , 独立灌溉 , 全部采用滴灌技术 , 再加上科技的支持 , 农田收种完全不靠老天吃饭 。 ”马荣申说 , 做为一名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专家 , 他始终有着一般人不可比拟的精气神 , 长年扎根在农村 , 有着火一样的热情 , 身体健壮 , 虽然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 但依然还像小伙子一样有使不完的力气和年轻的心理状态 。
“以科技运用于土地的力量 , 是科研工作者在农技的道路上不断钻研探新的智慧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喜悦 , 是丰富大众思维的领航员 , 是实现农村现代化、丰富人民日益增长的多种生活需求的奠基人 , 有了这些人的努力 , 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 ”马荣申说 , 他希望通过培育引进这些稀罕品种 , 推广给附近的农民 , 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本报采访人员郭宏伟通讯员黄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