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本文转自:中国质量新闻网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文章图片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2023年元旦、春节将至 。 节日期间是各类节令食品消费的高峰 , 消费者无论居家烹调 , 还是外出就餐 , 都应高度关注饮食安全 。 近日 ,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科学选购 , 理性消费
选购食品应首选正规商超、超市等销售场所 。 选购预包装食品时 , 要注意查看外包装上的产品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信息 , 不要选购外包装破损和超出保质期的食品 。 选购散装食品时 , 应观察盛放食品容器上的标签标识 , 是否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 尽量选购在密闭容器放置或使用保鲜膜等覆盖的散装食品 , 不选购无标签标识、外观性状不正常、超过保质期的散装食品 , 不应徒手随意接触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 。 选购蔬果时 , 应选择新鲜、饱满的产品 , 避免选购损伤、颜色或形状异常的产品 。 购买生鲜、冷链食品时 , 应特别注意查看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动物检疫验讫印章等;对于进口肉类 , 可扫描二维码 , 并查看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
节日期间 , 消费者面对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 , 应避免消费冲动 , 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购 。 消费者网购时 , 谨慎选择电商平台 , 选择具有资质、成规模的网络交易平台 , 注意看其他消费者的评价 , 多关注跨度时间较长的“追加评价” 。 消费者在面对商家“惊人”的直播带货效果时 , 不要因“哄抢”的氛围而冲动消费 , 要量需而入 。
合理搭配 , 均衡营养
节日期间 , 应注意食物多样 , 合理搭配 , 尽量减少油、盐、糖的摄入量 , 不暴饮暴食 。
主食类:除了米饭、面条、馒头等常见主食外 , 还可选择粗加工的谷物 , 并搭配杂豆、薯类等 。 既可以保留主食营养 , 又可以丰富主食风味 。
蔬果类:尽可能选择新鲜蔬菜和水果 , 选择种类多样和色彩正常的果蔬 。 蔬菜烹调宜先洗后切、开锅下菜、急火快炒、炒好即食 。
肉类:鱼、肉的烹调建议采用清蒸、清炖等方式 , 应避免为追求口味吃生肉、生鱼、生鸡蛋等未熟食物 , 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
酒类:酒的品类较多 , 若饮酒应适量 。 孕妇、乳母、儿童、青少年和特定职业者等人群 , 不适宜饮酒 , 正在服药和患病的人群 , 应遵医嘱 。
外出就餐 , 防护仍要
外出就餐应注意查看餐厅是否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 , 优先选择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且实施“明厨亮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等级”高的餐厅 。 就餐时要合理计划安排 , 做到吃多少点多少 , 反对铺张浪费 , 响应“光盘”号召 。 提倡使用公筷、公勺 , 鼓励分餐制 , 避免交叉污染 。
在外出就餐时 , 不猎奇、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有关部门明令禁止或来历不明的食物(如各种标称“野味”食品、野生蘑菇、长江鱼、清江鱼、野生鱼及渔获等) , 以防发生食物中毒 。
特殊人群 , 多加留意
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退 , 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 , 为他们选购食品时 , 要仔细辨别食品类别 , 并查看配料表 , 尽量选择蛋白质营养丰富的食品 。 老人、儿童就餐时 , 应注意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 尽量吃一些松软、容易消化的食物 。 在吃花生米、果冻、年糕和带刺的鱼等食品时 , 应有家人照看或关注 , 以免发生意外 。
心脏病、“三高”患者等人群 , 饮食应遵医嘱 , 以清淡为主 , 多吃蔬菜水果 , 少吃或者不吃高盐、高糖、高油食物 。 有肝胆疾病的患者应忌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