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如何建“全球科创中心”:探索科创园区的高校共建( 四 )


体制层面 , 以一流高校或企业为驱动 , 以企业型、服务型政府为保障 , 形成“校-企-政”三位一体的“科创特区” 。 三个案例中科创策源均不是由政府主导:埃因霍温高科技产业园由飞利浦驱动;MIT肯达尔广场科创区由MIT驱动;奥斯汀科创产业由商会、高校、科创明星等非政府主体驱动 。
其中 , MIT肯达尔广场科创区的运营体制最值得参考 。 政府为科创区提供特殊规划条件和全面政策配套 。 高校设立房地产开发机构统筹科创区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营维护 , 享有绝对话语权 。 这有利于在利益导向的科创活动中保留原创科研初心 , 亦有利于促进“校-园-城”的空间整合 。
空间层面 , 贯彻步行导向的街道网络设计 , 强调公共空间品质提升 , 打造无界开放的园区和校区 , 实现“校-园-城”有机融合 。 不论是埃因霍温高科技产业园的“欧洲最智慧的一平方公里区域”(步行半径500米) , 还是MIT肯达尔广场科创区“全球科创浓度最高的一平方英里区域”(步行半径800米) , 或是奥斯汀适宜步行的商业街巷 , 构建安全、便捷且舒适的步行科创区已成为共识 。 其次 , 三个案例均强调不遗余力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 再次 , 三个案例中的支撑高校均打造无界开放校园 。 尤其是MIT , 将主教学楼组团的“无限走廊”与肯达尔广场科创区(及地铁站)贯通 , 形成“无限连接” , 展现世界顶尖大学“敢为人先、引领潮流”的精气神和行动力 。 在MIT肯达尔广场 , 校区、园区、城区已融为一体 。
功能层面 , 营造多元办公空间 , 促进工作、社交、居住、休闲、娱乐等活动的融合 , 将科创塑造为一种“生活方式” 。 三个案例均表明 , 科创办公空间绝不仅是标准写字楼;共享办公、咖啡馆、餐馆外摆区域、小型城市广场、滨水岸线等也是重要的“科创办公空间” , 尤其适宜初创团队或企业 。 在埃因霍温高科技产业园 , 园区空间宛若一座蓝绿交织的生态公园;每一幢建筑面向自然开放 , 便于科创人员与不同领域的合作者或陌生人自由交流 。 在MIT肯达尔广场科创区 , 功能复合的综合科创楼宇环绕公共广场或绿地 , 其底商设置各类餐馆、酒吧和咖啡馆 , 凝聚科创人气和活力 。 在奥斯汀 , 星罗棋布的科创活动融入本地文化 , 蔓延到每一条商业街巷 , 形成了“科艺融合”的生活方式 。
面对新形势 , 展望新模式 , 上海应如何响应?且听下回分解 。
[作者饶富杰系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助理教授(城市设计与规划方向) , 朱弘毅系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硕士生]
研究支撑:
《数智驱动下上海中心城的各类空间演变与规划应对策略研究》 ,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科研课题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