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医院:接诊量数倍于平日 确保急危重症收治

北京朝阳医院:接诊量数倍于平日 确保急危重症收治
文章图片
12月27日 ,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 患者及家属在诊室内排队就诊 。 近两周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科持续高位运行 , 每日急诊内科患者激增至450-550人次(平日为100余人) , 以老年人、合并基础病的危重症患者为主 。 24小时进入急诊的救护车高达75-90车次 。 12月26日 , 急诊、发热总体接诊患者1763人 , 其中本部1046人 , 西区717人 , 数倍于平时的接诊量 。
北京朝阳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急诊医学科主任郭树彬介绍 , 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就诊高峰 , 医院统筹组织全院救治资源 , 确保急危重症的患者的收治 。 同时建议 , 各家医疗机构应举全院之力支持急诊、发热、ICU及综合重症监护病区;资源统筹、去专科化收治各类危重症病人;配合相应专家、专科资源巡视各病区 , 做到诊疗均质化 , 保证医疗质量;建立医联体协作网络、稳定病人及时转出 , 为急危重症释放空间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
北京朝阳医院:接诊量数倍于平日 确保急危重症收治
文章图片
12月27日 ,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 叫号屏幕上显示着每名患者的就诊等级 。 朝阳医院党委委员、急诊医学科副主任梅雪介绍 , 朝阳医院急诊科在北京率先实行分级诊疗 , 按照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诊治 。 根据生命体征评估 , 患者被分为1-4级 , 其中1、2级更为危急 , 优先就诊 , 3、4级病情相对平稳 , 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排队候诊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
北京朝阳医院:接诊量数倍于平日 确保急危重症收治
文章图片
12月27日 , 北京朝阳医院 , 患者及家属在诊区内 。 急诊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均在超负荷工作 , 原本的3个诊室已增加至6个 , 尽量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
北京朝阳医院:接诊量数倍于平日 确保急危重症收治
文章图片
12月27日 ,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 患者及家属在诊区内 , 外面的分诊挂号区排起长队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
北京朝阳医院:接诊量数倍于平日 确保急危重症收治
文章图片
12月27日 , 北京朝阳医院 , 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关印在互联网诊室内为患者远程看病 , 在特殊时期实现医疗供给量的增加 。 12月12日 , 朝阳医院组织呼吸科、胸外科、中医科、肿瘤科、产科、生殖中心6个科室的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新冠感染在线问诊”服务 。 患者通过各大应用市场下载“朝阳健康云”APP , 即可预约在线问诊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
北京朝阳医院:接诊量数倍于平日 确保急危重症收治
文章图片
12月27日 ,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 病区内的一名老人 。 截至12月26日 , 朝阳医院共开设综合救治病区15个 , 开放床位数538张 , 其中危重症监护床位69张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
北京朝阳医院:接诊量数倍于平日 确保急危重症收治
文章图片
12月27日 , 北京朝阳医院 , 一名老年患者在临时增加的病床上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
北京朝阳医院:接诊量数倍于平日 确保急危重症收治
文章图片
12月27日 ,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 一名患者在吸氧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
北京朝阳医院:接诊量数倍于平日 确保急危重症收治
文章图片
12月27日 ,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 两名家属在与老年患者沟通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
北京朝阳医院:接诊量数倍于平日 确保急危重症收治
文章图片
12月27日 , 北京朝阳医院 , 发热门诊内的患者 。 12月初 , 面对每天500多人次的发热患者 , 曾出现过高峰时段排队现象 , 医院抽调医护人员紧急支援发热门诊 , 增加诊疗单元 。 目前每日发热患者保持在380人次上下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