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高峰就要来了,我们严重低估了病毒,高估了人性

全国各地都陆续迎来第一波疫情高峰 , 有的城市已经平稳度过 , 有的省份才刚刚开始 。 跟前几天的买药难、就医难等局面相比 , 现在已经改变了很多 , 但是还不能说就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 。
重症高峰就要来了,我们严重低估了病毒,高估了人性
文章图片
因为根据疫情的经验 , 一般感染高峰之后的2-3周 , 就将进入重症高峰期 。 而最先达峰的城市 , 重症高峰自然也来的更早 , 比如北京 。
在感染高峰期时 , 虽然同时发烧的人众多 , 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居家康复的 。 如果药品能够供应充足 , 大部分人也不会恐慌 , 都能从容应对 。
但是重症高峰面临的困难 , 恐怕会更大 。 因为重症患者对于医疗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占用程度更高 , 而且还会有生命危险 。
现在全国各地的重症救护室基本已经饱和了 , 不仅缺床位 , 也缺医生 。 重症患者的救护时间一般很长 , 床位的周转率很低 , 这对于即将到来的重症高峰 , 各地恐怕都会面临不小的挑战 。
重症高峰就要来了,我们严重低估了病毒,高估了人性】现在去争论到底是该放开 , 还是重回管控 , 意义已经不大了 。 全世界都已经放开了 , 中国的放开也是必然之路、必经之路 。
现在再回过头放开前的种种 , 可以发现我们当初的确是低估了病毒的威力 。
重症高峰就要来了,我们严重低估了病毒,高估了人性
文章图片
在放开之初 , 很多知名专家纷纷改口 , 这些都是在社会有很有影响力的一些人物 。
比如86岁的院士钟南山 , 在武汉疫情之初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 , 尤其是80多岁高龄坐火车到武汉 , 连坐票都没有的时候 , 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好评 。
在放开时候 , 钟南山说新冠感染后 , 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症状的或者是轻症 , 既然是没有症状 , 那就不是病 。 而且他还建议将新冠肺炎 , 更名为新冠感冒 。
除了钟南山 , 张文宏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 就是无症状患者占比超过90% , 重症率极低 。
可是全面放开之后 , 事实跟专家们的预测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局面 。 不是大部分人都是无症状的 , 反而是大部分都是有症状的 , 而且表现还非常明显 。
这几天众多奔走在救治一线的医生大呼 , 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多的肺炎患者 , 新冠病毒绝不是新冠感冒 。 而且重症率也并没有预估的那么低 , 很多地方的殡仪馆已经开始排队了 。
正是因为我们低估了病毒 , 所以在全面放开之前 , 就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 很多城市都是在仓促之中迎来了高峰 。 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北京 , 尚且难以应对 , 就更别说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县城了 。
重症高峰就要来了,我们严重低估了病毒,高估了人性
文章图片
除了低估病毒 , 我们还高估了人性 。
首先 , 我们来说说退烧药的问题 。 虽然我国是医药制造大国 , 经过半个月的产能爬坡 , 我国的退烧药总产量已经比月初提升了4倍 。
现在全国每天可生产2亿片的退烧药 , 按理说这个产能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 可实际上 , 现在一药难求的局面依然存在 。
不排除这里面仍然有囤积居奇的资本在作祟 。 现在各地高价兜售退烧药的现象依然屡禁不绝 。
其次 , 各种医疗器械价格飞涨 。 这几天有一个词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 就是“白肺” 。 白肺是感染之后 , 肺部在ct影像的一种状态 , 具有一定的致死率 , 属于新冠里的重症病例 。
白肺早期很难发现 , 可以通过监测血氧状态 , 发现端倪 。 于是乎各大血氧仪、呼吸机成为硬通货 , 不仅价格翻番的涨 , 还一货难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