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见医见药见干部 群众健康有“医”靠

△上图为广告信息
“大妈 , 这个阵痛药是一天一次 , 一次吃一颗 , 咳嗽这种是一天2次 , 一次2颗 , 要记好 , 不能吃错了 。 ”
三九时节的威宁 , 依旧阳光明媚 。 1月13日早上 , 么站镇新飞社区党支部书记夏强华和村医李仁英一大早就赶去给新冠病毒感染者夏秀支老人送药 。 见到两位“老熟人”的到来 , 夏秀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
威宁:见医见药见干部 群众健康有“医”靠
文章图片
1月13日 , 么站镇新飞社区党支部书记夏强华为村民夏秀支老人送药 。
69岁的夏秀支 , 家里距离村卫生室两公里多 。 患有高血压 , 上半年还做了胆结石手术 , 是村里的健康重点监测人员之一 。
今年元旦 , 夏秀支老人开始出现四肢无力、恶心干呕、咳嗽等症状 , 她赶紧拨通了李仁英的电话 。 不会开车的李仁英赶紧喊上村支书夏强华上门给老人检查 。 经过检查 , 确认老人家是新冠病毒感染 , 病情较重 , 李仁英当即给老人输液 。 考虑到老人的身体情况 , 李仁英每天都会提前两个小时来给老人看完病再回村卫生室值班 。
威宁:见医见药见干部 群众健康有“医”靠
文章图片
么站镇卫生院一角 。
自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为“保健康、防重症”以来 , 为守好“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防线 , 根据疫情防控最新决策部署要求 , 新飞社区闻令而动 , 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深入一线 , 让群众“见医、见药、见干部” ,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威宁:见医见药见干部 群众健康有“医”靠
文章图片
1月13日 , 在么站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室 , 护士陈凯正在为村民邹花花输液 。
“我们卫生室服务覆盖全社区509户1932人 , 其中重点人群171人 , 除了他们来卫生室就医外 , 我们还拉网式上门给他们检查身体、发药、指导他们用药 , 有基础疾病的 , 还给他们测血压、测血糖 。 ”李仁英说 。
威宁:见医见药见干部 群众健康有“医”靠
文章图片
1月13日 , 在么站镇卫生院 , 执业医师柯贤相正在为村民看病 。
“我们强化社区干部责任 , 分片包组 , 充分利用微信群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 , 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健康监测 , 分级分类开展服务工作 , 并建立疫情防控‘二包一’包保责任台账 , 对于他们的需求我们会第一时间解决 , 如果解决不了的 , 我们会第一时间上报给上级部门协调 , 积极帮他们处理 。 ”夏华强说 。
威宁:见医见药见干部 群众健康有“医”靠
文章图片
1月13日 , 在么站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室 , 主治医师杨选辉正在问诊 。
在社区里 , 夏强华、李仁英等社区干部和村医还在继续走村串寨为群众健康上门服务 。 在么站镇卫生院内 , 护士陈凯正在给来自金斗镇冲子村的群众邹花花输液 。
“我们经常来么站卫生院看病 , 这里离家近、方便 , 还有随时来医生都在 , 态度好、问诊仔细 , 他们的药品也充足 , 退烧、止疼的药随时都能买到 。 ”邹花花说 。
威宁:见医见药见干部 群众健康有“医”靠
文章图片
1月13日 , 么站镇新飞社区村医李仁英(左二)为村民夏秀支老人送药 。
“咳嗽有几天了?身体疼不疼?”在陈凯隔壁的临时就诊室 , 主治医师杨选辉也正在忙着给病人诊治 。 近段时间 , 为了方便群众看病 , 么站卫生院还单独设立发热门诊 , 凡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群众直接到发热门诊就医治疗 。
么站镇卫生院副院长李道义介绍 , 自2022年9月份以来 , 卫生院就开始储备止咳、镇痛、抗病毒、化痰等药物30多种 ,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群众的逐渐减少 , 药物储备能保障群众3个月的用量 。 同时 , 卫生院还在普通门诊之外单独设立了发热门诊 , 配备职业医师2名、主管护师2名、药师2名和2辆救护车 , 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 , 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