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民俗与芥菜饭( 二 )


老伯还说,全村种植芥菜最好的要数吴志表家了 。我们问他家的为什么是最好的?乡亲说,他家的芥菜梗大、肥壮、翠绿、香甜,一株芥菜重六七斤,一张梗有一斤半到两斤多 。于是我们在吴支书的领路下,去吴志表的芥菜园看看 。
一路走去,田里地上,屋角路边,一垄垄、一畦畦,到处可见那绿油油、青翠翠的芥菜,婀娜多姿,青翠逼眼 。
芥菜是文成乃至温州地区的特产 。北方没有,江南其它地方也少见,而在文成乃至温州地区却是大面积栽种,是当地农民的当家菜 。
芥菜植株硕大,叶片有阔叶和鸡爪叶之分,但都是又绿又嫩又肥,芥菜心大肉厚叶嫩,含水量少,含叶绿素、纤维素多 。种植不需多费工夫,生长期长,耐摘剥 。一般每年八九月份后种植 。芥菜对山区农民很重要,家家都要安排一块田种芥菜 。叶梗可随剥随吃,尤其是经冬季霜雪打过的,滋味更为鲜美,而且剥得越勤,芥菜就长得越快、越好,故民谚曰:“小孩不教不成人,芥菜不剥不成簇 。”文成方言采摘芥菜梗,用的是一个“剥”字,我认为用得太巧妙了,劳动人民用一个简简单单的“剥”字就表现得淋漓尽致,真佩服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
农历二月,春光明媚、生机盎然 。芥菜正如二八少女婷婷玉立,绿绿的、翠翠的,芥菜梗便是少女的衣裳,一件件的,穿在春天里,只待辛劳的人们去一件件的剥下来,那“咔咔”的清脆声音,正是春天的声音 。
从春到夏,长长两季鲜吃下来,待其他鲜蔬纷纷上市时,农民就可整株芥菜砍下,晒软腌臜起来,或晒成菜干,贮藏以备过冬所需 。菜心、菜梗、菜干、菜咸、菜蕻……这些都是芥菜制品 。文成和温州地区有句俗语:铜钿多,吃暖锅,铜钿少,吃菜梗 。瓯剧《高机吴三春》有句台词:小姐呀!你三月芥菜定生心 。可见芥菜在文成人乃至温州人日常生活中历史渊源颇深 。农耕时代碰到“荒年”,或三、四月青黄不接时,农家用芥菜饭、芥菜粥度过“交青” 。
农历二三四月,农民把芥菜收回家,进行分类腌制 。
菜梗连叶切碎晒到六成干,放到大盆里撒盐使劲揉,一直揉到菜出水,再装到陶埕里,层层用棒锤(文成土话叫“菜心拿”)压紧捣实,装满后倒进二两白眼烧(文成一种烧酒名),坛口用干荷叶盖上包好,并用谷壳拌和泥浆密封,这系列动作文成土话叫“拿菜心”,这种腌菜文成土话叫“菜心” 。菜心保存一年不坏,属精制菜,香甜好吃,人人喜欢 。瑞安平阳坑56省道边一饭店,一道菜心豆腐虾皮汤食客比肩接踵就是最好的例子 。
清代顾仲《养小录》“闭瓮芥菜”记载:菜净,阴干,入盐腌 。逐日加盐揉,七日,晾去湿气 。用姜丝茴香椒末拌入 。先以香油装罐底一二寸,方入菜,筑实极满 。箬衬口,竹竿十字撑起 。覆三日,沥出油,仍正放 。添原汁,三日倒一次 。如此者三 。泥头 。五日可开用 。此段大意是:把芥菜洗干净,阴干,放入盐进行腌制 。每天加一些盐,揉一揉 。七天以后,把菜取出晾去湿气 。往菜里拌入姜丝茴香椒末 。准备一个罐子,先把香油倒入罐底约一二寸,才可以放入腌过的菜,把菜按实并装满罐子 。用竹笋的外皮将罐口盖好,再用竹竿做成十字形将竹笋的外皮压住 。把菜罐倒置三天,使油沥出,然后再正过来放 。往罐子中加进原来腌菜的汁水,三天倒一次 。就像这样反复三次 。然后用泥封住罐口,五天后可以打开食用 。
此“闭瓮芥菜法”颇符文成腌制法,实有大同小异而已 。
菜叶用刀削下,老叶、边叶切碎用盐腌熟晒干,文成土话叫菜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