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超4成学生被这个问题困扰,高校如何伸出援手?

数据显示 , 18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的群体 , 处于该年龄段的大学生身处求学立业的人生关键期 , 压力无处不在 , 他们的心理健康如何保护?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 , 2020年 ,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 , 重度抑郁为7.4% , 而青年人(18至34岁)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 。 同时 , 抑郁症患者由于羞于启齿而就诊率偏低 , 甚至很多抑郁症患者并没有意识到患病 。
为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 , 促进全面发展 , 教育部在2021年11月答复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中明确表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 将防治抑郁症作为“特色试点项目” ,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学生必修课” , 并建立抑郁症防治服务和评估体系 , 在大学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师等专业人员 。
国外大学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现象同样普遍 , 美国大学健康协会201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 , 焦虑和抑郁情绪是影响学术表现的最主要负面因素 , 42%的学生表示在“过去一年有过极度抑郁影响学习生活的经历” 。 自2007年起 , 密西根大学公共健康学院每年开展健康思维研究调查 , 了解本科生和研究生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大学心理咨询等服务的开设情况 。 2020年的报告汇集了来自36所大学32754名在校生的调查结果 , 报告撰稿人之一 , 该校健康行为与健康教育副教授贾斯丁·海因茨说道 , “47%的学生出现过临床特征显著的抑郁或焦虑症状 , 为历史最高 。 值得注意的是 , 有过抑郁或焦虑症状的学生中 , 只有40%得到了心理咨询或治疗服务 。 ”该校大学健康服务部门(以下简称“健康服务部”)执行负责人罗伯特·厄内斯特教授表示 , “借助调查数据 , 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发展趋势 , 评估现有心理咨询等服务的有效性 , 以便及时调整策略 , 合理分配资源 。 ”
线上线下 服务多样
密西根大学健康服务部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类型、多种渠道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 学校提供了短期咨询和紧急门诊服务 , 学生可以提前预约心理健康咨询师 , 也可以在特殊情况下直接前往服务部门或者拨打热线寻求值班咨询师的帮助 。 这些特殊情况包括:有不安全感;亲属或挚友近期过世;未来2至3天有重大抉择;3天内遭受了性侵害 , 或者压力过大需要倾诉等 。 学生还可以参加该部门定期组织的研讨会等小组活动 , 在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习如何识别和调节心理问题 。 此外 , 学校在校园内打造了三处幸福区 , 配备了按摩椅、瑜伽垫、游戏棋、冥想工具甚至抗抑郁光疗设备等 , 学生可以自主或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参与其中 , 放松身心 。
“过往调查显示 , 学生希望能更方便且隐秘地获取心理健康服务 , 学校因而大力建设在线服务系统 。 ”厄内斯特教授表示 , 学生登录校园网站可以选择“在线筛查”模块 , 在回答完几个问题后 , 即可得到心理健康状态评估结果 , 系统会判断是否出现了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前兆 , 或者建议学生联系咨询师接受进一步检测 。 “当然 , 抑郁症的确定有严格的医学标准 , 短暂的郁闷、沮丧等情绪不能与抑郁症划等号 。 ”厄内斯特教授介绍道 , 根据相关研究和临床资料 , 健康服务部总结了抑郁症患者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 包括:

●每天大部分时间感到沮丧或易怒;
●对外在事物完全或显著失去兴趣;
●胃口或体重出现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