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节后综合征”找上门?

“节后综合征”找上门?
有办法:减肉增菜、收心运动
本报讯 愉快轻松的春节假期结束了,不少人仍感觉意犹未尽,想到开工就无精打采、焦虑、注意力无法集中、睡眠紊乱……好吧,这就是“传说”中的“节后综合征”。
芜湖市|“节后综合征”找上门?】 一般来说,“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春节等长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主要包括精神倦怠、食欲低下、焦虑、工作效率低、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衰弱等。这主要是长假期间大家的生活习惯,特别是睡眠规律、饮食规律等被打破,带来的种种的不适。
采访人员从芜湖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绝大多数人的“节后综合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动缓解、消失,但仍建议市民通过积极的自我调整来最大限度减少发生概率,并降低其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
首先是尽早收心,终止休假状态,恢复上班节奏和原有的生物钟。可以着手制定年后的工作计划,短期长期均可,或把精力放到当前需要处理的具体事务上,保持专注。同时早睡早起,作息规律,晚上11点之前要上床睡觉,中午可适当午休,但不要超过一小时,整体做到起居有序,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缓解疲劳感和紧张情绪。工作间隙,可以伸伸懒腰、做做蹲起动作。慢跑或快慢交替散步,也是很好的初春运动方式。天好可以骑行上下班,这是典型的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还能使身材匀称。
调整膳食,减负纠偏。节日期间难免会跟朋友聚会,进食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肠胃一时承受不了“重压”就会出现便秘或腹泻等胃肠道不适。节后饮食应及时恢复清淡,减肉增菜,食用谷类粗粮和绿色蔬菜,以素、清淡为主,少油、少糖、少盐。注意多吃果蔬,可减少胃酸分泌,使胃肠得以休息。绿叶蔬菜粥、小米粥、杂粮粥、面疙瘩汤等,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帮助胃肠道休息调整。采访人员 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