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回顾

进行|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回顾
文章图片

作者:陈方方 , 汤后林 , 李东民 , 吕繁
摘 要
由于艾滋病的隐匿性、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特殊性、社会歧视的客观存在和艾滋病防控意识的淡薄等 , 使HIV感染者不易被及时检测和诊断 。 目前尚无法通过常规监测方法快速、准确地掌握艾滋病流行的整体情况 , 因此 , 需要通过估计和预测模型进行测量 。 在全球艾滋病监测领域 , 疫情估计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 几乎与最早发现艾滋病的时间同步 , 科学家们便开始了对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模型的研究 。 本文回顾和梳理全球和我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的发展历程 , 进一步理解疫情估计工作和方法变迁 , 为未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疫情估计;回顾
进行|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回顾
文章图片

前 言
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首例病例以来 , 艾滋病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 作为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 未来的艾滋病流行趋势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 , 这种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艾滋病的隐匿性 , 即当人体感染HIV后 , 通常不会立即发病 , 需要经过较长潜伏期 , 这就使得相当数量的HIV感染者在短期内不易被发现 。 实验室检测目前仍是诊断或确证HIV感染的唯一方法 。 注射吸毒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暗娼和嫖客等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特殊性、社会歧视的客观存在以及艾滋病防控意识的淡薄 , 使得高危人群的HIV主动检测意识较低 , 而不能及时检测和诊断 。 目前尚无法通过常规监测方法快速、准确掌握艾滋病流行整体情况 , 需要借助估计和预测模型进行测量 。 本文回顾和梳理全球和我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发展历程 , 进一步理解疫情估计工作和方法变迁 , 为未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一、艾滋病疫情估计的含义
艾滋病疫情估计是通过广泛收集和综合利用艾滋病监测及其相关方面的多种来源数据(如病例报告、哨点监测、专题流行病学调查等) , 对目标区域的艾滋病流行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估和研判 , 从而了解当地艾滋病疾病负担 , 分析传染源管理、抗病毒治疗、行为干预等卫生服务需求 , 为评价防治效果、制定防治策略及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1- 2]。 在全球艾滋病监测领域 , 疫情估计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 常用于衡量艾滋病流行的疫情估计指标有存活HIV/AIDS人数、HIV新发感染人数和艾滋病死亡人数 。
二、全球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过程和方法变迁
与艾滋病的发现时间几乎同步 , 科学家们便开始了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模型的研究 。 40年来 , 这项工作得到很大发展 , 从最初以病例报告数为基础、附以延迟报告信息调整的简易模型 , 发展为考虑流行水平的地域差异和传播风险的人群差异 , 以及HIV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的复杂模型[3]。 本文仅对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和WHO开展的全球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过程和方法进行梳理[4]。
1. 全球疫情估计工作过程发展:
20世纪90年代 , WHO全球艾滋病项目开发了最早的估计方法和工具(Epimodel)[5], 并发布首个以国家为基本估计单位的全球艾滋病疫情估计报告[6]。 90年代后期 ,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日内瓦成立工作小组 , 根据现有流行病学资料对艾滋病流行态势进行估计 。 因资料主要来自小范围调查 , 地域和人群代表性不足 , 限制了估计结果的外推 。 一些资料相对缺乏地区的疫情只能借用其他地区数据估计 。 尽管如此 , 这一估计结果仍被广泛用于全球艾滋病行动实践 , 以更好了解艾滋病在全球疾病负担和公共卫生中的重要性[7]。 1999年UNAIDS筹备成立专家顾问组(UNAIDS Reference Group) , 作为全球艾滋病疫情估计的核心专家团队 , 汇集相关领域专家(数学建模专家、国家项目管理者、监测评估专家、人口统计学家和大型队列调查研究人员)的智慧和建议 , 围绕模型框架、统计假设、参数设置等定期研讨 , 通过回顾整理最新科学证据 , 更新专业认识 , 多次进行模型修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