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澎湃新闻研究论文发布在《自然》旗下期刊与服务集合网站 截图近日|全球首个新冠人体试验结果揭晓,研究团队称将再开展类似试验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研究论文发布在《自然》旗下期刊与服务集合网站 截图近日|全球首个新冠人体试验结果揭晓,研究团队称将再开展类似试验
文章图片
研究论文发布在《自然》旗下期刊与服务集合网站截图
近日 , 一篇在共享平台ResearchSquare发布的预印本论文公布了全球首个“新冠人体挑战试验”的研究结果 。
该研究中 , 通过志愿者主动感染新冠病毒 , 研究团队对病毒感染的过程、传播、免疫反应等进行了探究 。 研究发现 , 感染者可以在2天内检出病毒 , 病毒载量在约5天后达到峰值 。 被感染的健康年轻人中有89%出现症状 , 均为轻度到中度 。
早在2021年2月 , 该项研究在英国通过审批后 , 因其伦理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争议 。 论文表示 , 本次数据支持了新冠人体挑战试验的安全性 。 研究团队后续将开展更多类似实验 。
论文在ResearchSquare平台的发布页面提示 , NaturePortfolioJournal(《自然》系列杂志)正在考虑此预印本 , 尚未经过同行评审 。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研究论文发布在《自然》旗下期刊与服务集合网站 截图近日|全球首个新冠人体试验结果揭晓,研究团队称将再开展类似试验
文章图片
试验被试筛选、评估流程图图源:论文
潜伏期或更短 , 部分感染者排毒长达12天
论文显示 , 参与试验的是34位18~29岁未感染过新冠 , 也未曾接种过疫苗的年轻志愿者 。 研究团队通过鼻内滴剂给志愿者们“接种”了较低剂量的新冠野生型毒株(wild-type) 。
据路透社报道 ,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ChristopherChiu表示 , “这个年龄组的人被认为是疫情的主要驱动因素 。 这些对轻度感染的研究 , 能对影响感染和疫情传播的因素进行细致的调查 。 ”
最终 , 34名接种者中有18人经PCR测试确认感染新冠 , 占比达到53% 。 有16名、约89%的感染者出现了症状 , 均为轻度到中度 , 症状最常见于上呼吸道 , 包括鼻塞、鼻炎、打喷嚏和喉咙痛 。 有12名感染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嗅觉障碍 , 感染180天后 , 仍有5人反映嗅觉异常 。
研究对感染发生和进展的时间线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分析 , 对此前新冠病毒感染进程的认知观点提供了支持或驳斥的证据 。
研究发现 , 在被感染的被试者中 , 咽部样本可以在“接种”后40小时(约1.67天)检出病毒 , 鼻腔样本则可以在“接种”后58小时(约2.4天)检出 。 这意味着 , 新冠病毒潜伏期比现有估计的平均5天更短 。
检出病毒后 , 咽部样本中的病毒载量在感染后112小时(约4.7天)达到峰值 , 鼻腔样本中病毒载量则在148小时(约6.2天)达到峰值 。 并且 , 在峰值时 , 鼻腔样本中的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咽部样本 。 研究者认为 , 此结果表明了佩戴口罩遮盖鼻、口以减少疫情传播的重要性 。
另外 , 被感染者从“接种”毒株后到清除活病毒的平均周期为鼻部约10.2天 , 咽部约8.7天 , 部分感染者排毒长达12天 。 这表示目前普遍对隔离期的时间要求符合感染者具有传染性的周期 。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研究论文发布在《自然》旗下期刊与服务集合网站 截图近日|全球首个新冠人体试验结果揭晓,研究团队称将再开展类似试验
文章图片
鼻、咽部样本病毒载量时间变化对比
人体挑战试验此前引争议 , 论文称试验的安全性得以证明
论文称 , 结果支持了人体挑战试验模型的安全性 。 本次试验并未造成严重的意外后果 , 因此应支持人体挑战试验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
据路透社报道 , 研究团队称 , 他们目前计划在2022年底之前使用德尔塔毒株开展一项相似的试验 , 并且将在全球范围内分享他们的研究框架 , 以推进类似研究 。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研究论文发布在《自然》旗下期刊与服务集合网站 截图近日|全球首个新冠人体试验结果揭晓,研究团队称将再开展类似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