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生被狗咬伤后的100个日夜

本文授权转载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团队
作者:缪青黄英男
审核:胡必杰潘珏
图文整理:陈小小
周一下午的门诊人总是最多 , 看了四十个患者之后 , 帮忙抄方的助手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
对的 , 来我们感染病科普通门诊看病的 , 有一半是疑难杂症;而来我们感染病科特需门诊看病的 , 基本都是被其他医院和我们医院的普通门诊层层筛选又悬而未决的疑难杂症 。
一个下午的时间内 , 看过他们的百来份住院资料和上百斤影像胶片之后 , 八月的夕阳也终于熬不住 , 不知何时悄悄落山了 。 只有叫号屏幕不知疲倦地发声:“感染病科特需门诊 , 胡必杰 , 第41号张美玲 , 请至1号诊室就诊 。 ”
一个医生被狗咬伤后的100个日夜
文章图片
“胡教授 , 我一个多月前被大型流浪狗咬了 , 打过狂犬疫苗 。 后来有发烧 , 伤口红肿渗出很明显 , 还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 做过两次清创和一次腹股沟淋巴结活检 , 淋巴结检出了非结核分枝杆菌 , 治疗后退了烧 , 但伤口愈合得不好 。 这是我的资料 。 “
一个医生被狗咬伤后的100个日夜
文章图片
我不免有些惊讶 , 如此简明而有重点地叙述病史的人 , 很可能是同行 。 一抬头 , 患者条理清晰的谈吐掩饰不住她的一脸焦虑 。
“我是麻醉科医生“ , 患者似乎猜到了我的想法 , 补充道 。 ”给您看下伤口 。 “
她撩起宽松的裤脚管之后 , 我和助手都吓了一跳:盖在右侧膝关节上的纱布浸透了淡红色的血水 , 纱布翻开能看到关节外侧有两处伤口 , 伤口边缘一圈还肿着 , 又被渗出的液体渍得发白 , 在周围大片深色淤血的对比之下显得脆弱而突兀;伤口像一个狭窄的洞口 , 内部却又大又深 , “山洞”底面是鲜红脆嫩的肉芽组织 , 表面一层渗出液亮晶晶的 。
一个医生被狗咬伤后的100个日夜
文章图片
向上滑动查看图片
一个医生被狗咬伤后的100个日夜
文章图片
显然 , 这两个伤口就是犬咬留下的两个牙印 , 而“山洞”里缺失的部分 , 是当地两次清创手术去除的没有活力的组织 。 想到大型犬类的尖牙和咬合力 , 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
咬伤的处理是很麻烦的 , 不管是人咬伤还是动物咬伤 , 除了需要外科处理之外 , 还需要很有难度的内科抗感染治疗:口腔里微生物种类繁多 , 并且可随着食物变化而变化;而流浪动物食物来源复杂 , 处理起来可想而知更加困难 。
翻阅这个患者的资料 , 她在当地已经住过院并且做过两次清创手术 , 前后用过很多种抗生素 , 但是伤口感染并没有很好地控制住 。
炎症经过淋巴系统汇集到腹股沟淋巴结 , 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
当地医院很尽力 , 为了明确病原学诊断 , 给她取了肿大淋巴结的活检 , 并且送检了先进的病原基因检测 。
这是一种新兴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 不同于传统的培养技术需要等待微生物生长到一定数量才能鉴定、有时候需要几十天的时间 。
这种技术可以直接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基因 , 从而在48小时之内给出检测报告 , 而且还能检测出传统培养技术无法养出的微生物;当然了 , 这种检测不便宜 , 一般要三四千元不等 。
这个患者的手术没有白做 , 钱也没有白花 , 淋巴结鉴定出了脓肿分枝杆菌 , 这是一种非结核分枝杆菌 , 也是臭名昭著的结核菌——也就是结核分枝杆菌的“兄弟” , 可以感染肺部 , 皮肤软组织 , 甚至脊柱等 , 但通常免疫力正常的人不大容易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