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量|“每天一鸡蛋,增加糖尿病风险”,是真靠谱还是闹笑话?无需争议

鸡蛋是咱们老百姓最常用的食材,营养丰富,性价比高,也正因如此,关于鸡蛋的争议从未停止。
前几天,小张的亲戚疯狂在群里转发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每天一个鸡蛋,糖尿病风险提升60%”,大伙儿都吓得不敢再吃了。
为了求证,小张跑来咨询九叔。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还真有一篇这样的研究!
那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呢?且听九叔来分析分析。

食用量|“每天一鸡蛋,增加糖尿病风险”,是真靠谱还是闹笑话?无需争议
文章插图
一、中国学者宣称:每天一个鸡蛋,糖尿病风险增60%早餐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似乎成了不少家庭的标配。然而2020年10月,在国际权威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上,中国医科大学王悦教授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研究表明鸡蛋摄入量过多,会增加中国成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每天食用一个或多个鸡蛋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60%。

食用量|“每天一鸡蛋,增加糖尿病风险”,是真靠谱还是闹笑话?无需争议
文章插图
此次研究,以1991年至2009年参加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8545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中国食用鸡蛋人数翻了一番。中国传统饮食的改变,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看到这个消息,很多人心头一惊:我天天吃的鸡蛋,居然会导致糖尿病?九叔想说,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二、争议:鸡蛋和糖尿病的关系,没那么简单目前,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11%,高于全球8.5%的平均水平。在上述研究实验中,2009年有约10成的人群被检测出糖尿病,很可能与长期食用鸡蛋有关。鸡蛋真的就是导致糖尿病的“罪魁祸首”之一?有专家对此试验作出回应。
1.该研究有设计上的“缺陷”
由于数据源和研究设计的限制,这篇研究不能证明每天一个鸡蛋增加糖尿病风险是因果关系,60%的风险估计也是看看就好,实际上真实的效应大概率不是这个数。事实上,作者本人也从未声称这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这篇研究没有表明不吃蛋就能把风险降回去,是媒体在解读时出现了误解。

食用量|“每天一鸡蛋,增加糖尿病风险”,是真靠谱还是闹笑话?无需争议
文章插图
2.影响糖尿病的因素有很多
研究者在文内已经提及,在研究的人群中,吃蛋多的人教育程度更高、收入更高、居住在市区,同时BMI更高(更胖)、血压更高、喝酒喝得多,平时运动少,整体生活模式和膳食模式更加“现代化”。
这些每一种因素,除了教育程度高之外,其他几乎全是与更高糖尿病风险相关的。这样看来,“鸡蛋-糖尿病”之间的效应量就非常模糊。
3.60%的解读解读并不准确
虽然论文中给出了明确的数据对比,乍一看让人吓得不敢吃鸡蛋,但专家认为这一增加60%风险的说法并不准确。
研究中的模型1包括了年龄、性别、城乡地区、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等因素;而模型二又增加了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习惯、超重/肥胖、高血压等因素;模型三继续调整血清胆固醇和能量摄入。在调整因素后,鸡蛋与糖尿病关联并不显著,不完全符合“吃鸡蛋越多、糖尿病风险越高”的趋势。

食用量|“每天一鸡蛋,增加糖尿病风险”,是真靠谱还是闹笑话?无需争议
文章插图
作者团队也提出,不同研究观察到的差异,提示不同饮食方式也起到了作用,而不只关乎鸡蛋食用量。不难推测,这种增长也伴随着其他生活和饮食因素的变化。
因此,尽管研究通过中国人群大规模数据提示了新的信息,但不足以颠覆现有认知,无需过多争议,更不能简单理解成“多吃一个鸡蛋糖尿病风险就会升高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