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老中医去世当天,还在念叨此方!咽炎不爱好,莫忘疏肝,值得铭记

咽炎|老中医去世当天,还在念叨此方!咽炎不爱好,莫忘疏肝,值得铭记

文章图片

咽炎|老中医去世当天,还在念叨此方!咽炎不爱好,莫忘疏肝,值得铭记

文章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诊断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今天这篇文字 , 我想和你聊聊 , 中医应对顽固慢性咽炎的经验 。
不说别的废话 , 我直接给你讲一个 , 发人深省的医案故事 。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 , 年49岁 , 医案记载姓张 。
他什么毛病呢?就是有慢性咽炎 , 咽喉干燥不适 , 口苦难耐 。 尤其是到了晚上 , 口干舌燥之感特别强烈 , 睡眠受到严重影响 。
睡不着怎么办?他就起身用少量开水来润喉咙 。 但是 , 这水 , 还不能多喝 。 喝多了 , 他恶心 。
此患之前曾经多次求医 。 中医 , 没少看 。 大部分医家 , 都用滋阴清热之品 。 但是治疗效果 , 不好 。

后来 , 此人慕名 , 找到了当时的一位临床大家 , 叫做李仲守 。
这个人 , 生于1909年 , 卒于1984年 , 是我国广东地界的中医老前辈 , 历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顾问、广东分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要职 。 他的父亲 , 是清末的名医李子钧 。
刻诊 , 见患者脉象细缓 , 舌苔薄黄 , 舌边发红 。 整个人形体消瘦 , 咽后壁充血 , 淋巴滤泡增生 。
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 , 李师就写了一张方子 。 但见——
素馨花、佛手、牛蒡子、桑叶各10克 , 白芍、土牛膝、紫花地丁各15克 , 升麻6克 , 麦冬、人参叶各12克 , 所有这些 , 水煎服 , 一共3剂 。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以后 , 诸症大为改善 , 晚上睡觉不用起来喝水了 。 这时候 , 原方不变 , 继续投用15剂 , 患者诸症悉平 , 完全恢复正常 。
这是李师早年的一张验案 。 1992年的《新中医》 , 曾刊发回忆李师的文说 , 记载了此案 。 我看到以后 , 特别珍惜 , 收藏至今 。
我先来给你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
你看 , 这个患者的问题 , 在于咽喉部位干燥、不适 。 口干舌燥之感明显 。
再加上他舌苔黄 , 舌边红 , 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 , 患者一定阴虚有火 。
所以 , 就滋阴清热呗 。
但很遗憾 , 这样的想法 , 用于实际 , 完全不起效果 。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不得不去考虑 , 引发患者诸多症状的 , 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
在医案里 , 李师想到的 , 是肝郁津停四个字 。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 , 患者体内本身并非真正的阴虚、缺水 。 而是说 , 他有肝郁的问题 。 肝郁气滞 , 津液无法被很好地疏布 , 所以造成口干口渴、咽喉不适 。 病情的根本 , 在于肝郁 。
按照这个思路 , 那很多问题就可以解释了 。
患者舌边红 , 那是肝郁化热 。 舌边 , 本来就主肝胆 。
患者虽然口干口渴 , 但多饮水之后会恶心 , 那是因为肝郁津停、水液失布 , 困积体内 , 所以本能地不想进水 。
患者口苦 , 那是肝郁气滞 , 胆气上逆所致 。
可见 , 解决问题的关键 , 在于疏肝解郁 。 在这个基础上 , 配合滋阴清热解毒之法 。
好 , 我们来看当时李师用的配伍——
素馨花、佛手、牛蒡子、桑叶各10克 , 白芍、土牛膝、紫花地丁各15克 , 升麻6克 , 麦冬、人参叶各12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