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树椿|让中医“绝技”代代相传(深度观察)( 三 )


“诊治疾病时 , 对比自己年长的病人 , 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有孝敬心、有耐心;对与自己年龄相近的病人 , 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有体贴心、有同情心;对年幼的病人 , 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去关心、有爱心 。 李乾构老师这么说的 , 也是这么做的 。 ”张声生告诉采访人员 , 李老师常说“我们看的不只是病 , 更是生了病的人” 。 年门诊量近20万人次的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 , 是医院服务态度最好的科室之一 , 医患纠纷极少 , 这是医德传承的最好例证 。
1962年 , 大学毕业后 , 晁恩祥夫妇一同被分配到内蒙古中医医院 , 一待就是22年 。 张洪春是晁老的开山弟子 , 深受老师的影响 。 “第一次参加对口帮扶支援时 , 刚到宿舍安顿好 , 老师就打来电话 , 鼓励我再艰苦都要好好干 。 ”
“晁老常说 , 除了学术精深、辨证精准、诊疗精湛 , 医者还应不忘初心 , 要对中医有诚心、对学术有诚信、对患者有诚意 。 ”张洪春说 , 他也经常将这些话讲给自己的学生听 。
医德医风的传承潜移默化 , 前辈们的细心和贴心更让晚辈们温暖 。
“老师年纪大了 , 但很多时候仍亲自示范治疗 。 他总是说 , 多传一个学生就能帮更多人解除痛苦 , 教学上从来没有任何保留 。 ”孙树椿给患者治疗时 , 温鑫柱拉近手中的镜头 , 认真记录老师的每一个动作 。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很多外地的师兄弟不能来现场学习 , 老师叮嘱我把视频发到群里 , 让大家通过这种方式学习 。 ”
几十年来 , 无论冬夏 , 李乾构总是在7点左右到达诊室 。 小课为啥安排在出诊前?“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 , 如果上课占用太多出诊时间 , 会影响他们的工作 。 所以我先讲课 , 让一些学生8点能回去接诊 , 这样既保证跟师学习时间 , 又不耽误他们上班 。 ”
不是照猫画虎 , 而是不断超越
中医传承 , 不是让学生盲目模仿老师、照猫画虎 , 而是不断超越、守正创新 。
“完全像老师 , 好 , 也不好 。 超过老师 , 在老师的经验基础上有所创新 , 才能真正将中医发扬光大 。 ”张洪春说 , 要善用现代手段丰富中医诊疗 , 让更多患者获益 。
“年轻人脑瓜很灵活 , 有时候他们用药的习惯对我也很有启发 , 的确是教学相长 。 ”按照工作室选拔原则 , 李乾构的弟子多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 临床经验比较丰富 。 李乾构说 , 比如治疗萎缩性胃炎 , 中医善用活血化瘀药改善黏膜营养 ,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活血化瘀 , 我喜欢用三七 , 我的弟子、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周斌则爱用丹参 , 而且临床疗效不错 。 我就尝试在原来的方剂中加丹参 , 也获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 ”
在孙树椿的师徒微信群里 , 问答与切磋是常态 。 “师兄弟提出问题 , 大家一起研讨 , 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和个人经验 。 ”温鑫柱说 ,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 骨伤的症状也与以往有了一些差别 , 比如颈椎问题日益突出 , 症状五花八门 , 需要手法更为精准 。 “我们也跟老师一起探讨 , 希望有更多的治疗手法 , 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 ”
上世纪80年代 , 晁恩祥创新了中医“风邪”理论 , 形成了风咳、风哮辨证论治体系 。 晁恩祥是中医理论守正创新的实践者 , 他也鼓励弟子们不断创新 。
中医看病不是死记硬背成方 , 而是汲取老师理论与实践的精华 , 摸索出有个人特点的方子 。 晁老的弟子、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杨道文对此深有感触 。 “比如对风证的治疗 , 补气是祛风 , 养阴也是祛风 , 我是晁老的学生 , 但我开的方子和晁老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 这也是传承与创新的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