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科学健身 多受益少受伤

数据显示 , 自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 , 全体国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3亿 , 冰雪运动参与率达24.56% 。 大型赛事点燃全民健身热情 , 现代人的健身体验丰富 , 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现象与新问题 。 本期“今晚调查”通过掌上天津App、腾讯问卷平台发起《健身运动 , 让你受益还是受伤》主题调查 , 共回收有效问卷365份 , 多方面了解市民的健身体验 , 并邀请专家阐述科学健身理念 。
2000公里 , 是他的“小目标”
王维是一名特警队员 。 每一年 , 他都会设定新的目标 , 通过努力带来改变与成长 , 成为更好的自己 。
王维特别喜欢长跑锻炼 , 这既是他的日常训练内容 , 也是业余生活中重要的动力来源 。 他一开始跑步的目标和很多人相似 , 都是为了减肥、减重 , 同时也考虑到工作需要 , 必须致力于加强体能训练 。 2020年下半年 , 他才开始以认真和科学的态度对待跑步 。 很快 , 他从跑三公里都要咬牙坚持 , 到能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完成半程马拉松 。 在跑步能力和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 , 他也感受到长跑和马拉松运动的独特魅力 。
王维想要继续奋进 , 执著竞速 , 积累跑量 , 突破配速 。 2021年 , 他给自己的规划是要跑满1500公里 , 到去年年底 , 他不仅超过了最初的目标 , 还越过了1600公里大关 。 “很开心实现了突破 , 今年对自己也有了新的期许与更高的追求——我希望今年能跑够2000公里 。 跑步磨炼了我的意志品质 , 锤炼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 , 也为我的日常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帮助 。 把这种认真刻苦的劲头带到工作中 , 使我面对困境、风险与挑战时能够时刻保持不服输的拼劲与坚强的信念 。 希望2022年 , 我能再接再厉 , 成功达标!”
发现:四成受访者运动不足
近九成受访者坚定支持“全民健身”理念 , 不过只有六成(61.64%)受访者能够做到积极响应、长期坚持 , 27.67%的受访者虽赞同健身是好事 , 但响应号召的动力不足;约一成受访者对此无感或者持反对态度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 18岁至64岁的成年人每人每周至少应积累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走路是典型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75分钟大强度运动(跑步从一般意义上说就是大强度运动) 。 受访者的运动量是否能达到这一标准?
图1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 , 全球约四分之一的成年人缺少运动 , 高收入国家的成年人“最不活跃” 。 而缺乏体育锻炼的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更高 。 在本次调查中 , 约四成人运动量没有达到最低日常运动限额 , 这也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健康风险 。
警惕:竞技体育不等于健身
在对健身运动的界定标准方面 , 72.05%的受访者认为健身房等专业健身场馆提供的专业训练才是健身 , 各有六成多受访者认为太极、跳舞、瑜伽等休闲运动或者跑步、打球等运动量较大项目属于健身 , 四成左右受访者觉得平时爬楼梯、散步或者活动一下让身体出汗等都能算是健身 。
值得注意的是 , 近五成(47.95%)受访者将竞技体育或者以竞技为目的高强度运动视为“有效健身” , 这显然混淆了二者的概念 。 竞技追求“更高、更快、更强” , 要突破普通人的身体极限;而对于健身人群来说 , “超极限”其实并不可取 , 让身体动起来 , 向着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前进 , 才是主要目标 。
15年健身经历 , 坚持就有收获
宋女士身材瘦削 , 受健康问题困扰 , 在青年时代就开始尝试健身了 。 2008年 , 在同学的推荐下 , 宋女士办理了健身房年卡 , 此后从未间断训练 。 十几年来 , 曾经兴致勃勃与她结伴的同学、同事大多没能坚持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