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 。元宵之夜 ,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 人们点起万盏花灯 , 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 , 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 。以下一起来看看元宵节的来历和各地闹元宵的习俗吧 。

【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 , 汉文帝时 , 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 ,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 , 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
西汉时期 , 汉高祖刘邦很宠爱戚夫人 , 想立其子如意为太子 , 因皇后吕雉阻碍未成功 。从此 , 吕后对戚夫人怀恨在心 。
刘邦死后 , 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 。汉惠帝生性懦弱 , 优柔寡断 , 大权渐渐落到其母吕后手中 。吕后为解心头之恨 , 毒死赵王如意 。接着把戚夫人变成又聋又哑又瞎的废人 , 终年囚禁在永巷的厕所里 。汉惠帝极为不满 , 但又无力抗衡 , 最终忧郁成疾 , 不久便死了 。此后吕后独揽朝政 , 为把刘氏天下变为吕氏天下 , 排挤老臣 , 残害忠良 。
吕禄的女婿是刘氏宗室的刘章 , 他闻讯大惊 , 将此事同事哥哥刘襄 , 敦促他起兵讨伐众吕 。往日那些敢怒不敢言的文臣武将纷纷而起 , 平凡之事势如破竹 。诸吕之乱最终被平定 。
而后刘恒登基 , 就是汉文帝 。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 , 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位民同乐日 , 这天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 , 以示庆贺 。每逢正月十五 , 汉文帝不仅大宴群臣 , 还微服出巡 , 赏景观灯与民同乐 。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乐的民间节日 。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 ,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 , 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 , 天官喜乐 , 故上元节要燃灯 。

正月十五闹春宵
元宵放灯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 , 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 , 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 , 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 , 合家团聚、同庆佳节 , 其乐融融 。
就节期长短而言 , 汉代才一天 , 到唐代已为三天 , 宋代则长达五天 , 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 , 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 , 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 , 白昼为市 , 热闹非凡 , 夜间燃灯 , 蔚为壮观 。至清代 , 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 , 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

猜灯谜
猜灯谜活动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 , 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 , 燃放焰火 , 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 , 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 , 所以响应的人众多 , 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

吃元宵
元宵作为节日特色食品 , 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 最初称为"汤圆" , 后因多在元宵佳节食用 , 所以也称"元宵" ,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常见的元宵用糯米粉包成圆形 , 馅料丰富多样 , 如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等 , 可荤可素 , 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 , 象征红红火火 , 团团圆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