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世界睡眠日|收好这份睡眠知识帖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 你平时睡眠好吗?怎么判断是否是失眠?为什么有时候睡很久还是感到很疲惫?关于睡眠 , 有哪些常见的误区?怎样才能睡个好觉?今天 , 我们一起关注睡眠那些事儿 。

判断失眠的三个标准

失眠标准一:3个“30分钟”

● 入睡困难 , 从躺下想睡到睡着间隔超过30分钟

● 睡眠维持困难 , 醒了以后到下一次入睡 , 间隔超过30分钟

● 早醒 , 比平常提前醒来超过30分钟 , 而且醒了以后 , 清醒到天亮

失眠标准二:上述这些问题一周超过3天

失眠标准三:第二天白天很不舒服

这些标准同时都具备 , 叫做失眠 。

一个重要提醒:睡不好的人 , 真的容易变胖!

睡眠会影响胖瘦:睡得晚、每晚睡不够的人 , 或更易变胖 。 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晚睡以及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容易肥胖 , 而且白天较长时间的补觉并不能抵消这种风险 , 反而会明显增加肥胖尤其腹型肥胖的风险 。 与每晚睡7~8小时的人相比 , 睡眠不足5小时肥胖和腹型肥胖风险分别增加27%和16% 。

不同人群的最佳睡眠时长

一般来说 , 成人的睡眠时间要保证7~8小时 , 儿童需9小时 , 过长或过短都可能造成睡眠障碍 。

如果前一晚不得不晚睡 , 第二天要注意补充睡眠 。 如果中午有条件 , 可以按照“熬夜两小时 , 白天午睡半小时”的比例进行补觉 。

白天午睡的时间应以真正睡着的时间来计算 。 倘若白天实在睡不着 , 也要躺一会 , 补充体力 。

为什么睡很久还是感觉很疲惫

睡眠质量一般涉及睡眠分期 , 即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和眼球快速运动睡眠 , 也称深睡眠和浅睡眠 。 如果深睡眠不足 , 一觉醒来依然会浑身乏力 , 无精打采 , 睡的时间再长也觉得累 。 如果一个人睡眠时间足够 , 但睡眠质量不好 , 例如浅睡眠时长占比大、频繁做梦、睡眠期间打鼾等 , 或是熬夜、晚起等 , 对健康同样有害 。

青年人深度睡眠时间通常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0%-25% , 如果一晚上睡8小时 , 大约会经历4-5次深度睡眠 , 深度睡眠时间约2小时 。 老年人睡眠时间通常更短 , 深度睡眠占比也在减少 。

关于睡眠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失眠=失眠症

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失眠的经历 , 但并不是说失眠了 , 就是患上失眠症了 。 只是当失眠引起的症状维持两周以上 , 且一定影响到白天的社交活动时 , 可以称之为“失眠症” 。 这部分人群一定要尽早就医 。 所以也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眠就给自己扣上失眠症的帽子 , 越是在意失眠 , 越容易引起精神紧张 , 这样更会导致晚上睡不好 。

误区二:睡得时间长=睡得好

并不是说睡得时间长就说明睡得好 , 睡得时间短就表示睡得不好 。 不能把睡眠时间长短作为睡眠质量是否好的判断标准 。 这是因为每个人有个体差异 , 有些人可能睡6小时就能恢复体力 , 完成一天的活动 , 而有些人则可能需要8小时的睡眠才能从疲劳中恢复过来 。 所以判断睡眠质量 , 要看早上醒来后是不是体力、精力都得到了恢复 , 头脑是否有清醒的感觉 , 白天的工作是否有效率 。 当上述这些都可以用“是”来肯定回答 , 那么就说明您获得了一个非常棒的睡眠质量 。

误区三:睡眠可以补回来

有些人认为一天不睡不要紧 , 后面几天多睡会儿就可以补回来 。 而有一句健康谚语:“一夜不睡 , 十日不醒 。 ”意思是说一个晚上不睡觉 , 即使是睡上十日 , 也无法把一个晚上不睡的损失补回来 , 所以说睡眠是绝对补不回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