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3种食用油最好别吃!很多人还不当回事

油 , 是美食的灵魂所在 , 能让食物口感酥脆、气味变香、色泽亮润;它还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 , 并能帮助食物中维生素A、维生素D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 。
所以烹饪时加适量油是有利于健康的 , 但是用油很有讲究 , 量过多、选不对、用错了 , 反会对健康有损耗 。
那么
该如何科学用油呢?
有哪些注意事项?
有些食用油还真得劝您少吃
甚至不要吃
01
这3类油不建议吃
1
开封超过3个月的油
很多人的固有认知当中 , 不管食用油开封了多久 , 只要没过保质期就都能吃 , 其实这个认知是错误的 。
虽然说食用油没过保质期 , 但是开封太久 , 会增加油脂感染霉菌的风险;而且如果没有做好密封处理 , 油脂与空气当中的氧气接触 , 会发生氧化反应 , 产生一些氧化产物 。
进食含有微生物超标、黄曲霉毒素以及部分氧化产物的食用油 , 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反应 , 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
所以 , 大家尽量不要食用开封超过3个月的食用油 , 平时尽量购买小瓶装的油 。
2
反复煎炸的油
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习惯 , 炸完食物之后 , 会用剩下来的油继续炸东西 , 或是炒菜等 。 但反复煎炸的油很容易产生致癌物 , 如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 , 长期食用 , 会给健康埋下隐患 。
另外 , 食用油反复使用的情况下 , 还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 , 它不仅会导致发胖 , 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的概率 。
3
一些小作坊的“自榨油”
有不少家庭喜欢吃自榨油 , 认为这种食用油的口感会更加浓厚 , 味道也会更香 。 实际上 , 有些自榨油存在安全隐患 。
早前有多个粮油店被查出自榨油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 ,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用的原材料有可能是已经发霉、变质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生产环境很差 , 机器也比较脏 , 而且还没有经过精炼 , 无法彻底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
注意!这3种食用油最好别吃!很多人还不当回事
文章图片
02
不同的油类营养、用法各有差异
除了牢记有些油不能吃 , 健康吃油还要做到“多样化” , 轮换着吃多种油 , 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更换 。
1
注意!这3种食用油最好别吃!很多人还不当回事】高油酸型:橄榄油、茶籽油
它们属于一等级食用油 。 单不饱和脂肪酸特别高 , 其能帮助降低坏胆固醇水平 , 对抗血凝 , 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成;
橄榄油中还含有橄榄多酚、角鲨烯等多种抗氧化物 , 能保护心血管健康 。
茶籽油被称为“东方橄榄油” , 营养成分跟橄榄油差不多 , 但性价比更高 。
注意!这3种食用油最好别吃!很多人还不当回事
文章图片
【健康吃法】
①初榨的橄榄油最好用于炖汤或凉拌 , 普通的橄榄油可用于炖菜、炒菜 。
②国产茶籽油炒菜、凉拌都行 , 购买时优先选择压榨产品 , 质量更好 。
2
均衡型食用油:花生油、米糠油、芝麻油
它们算是二等级的食用油 。 各种脂肪酸占比平衡 , 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稍高 。
①花生油 , 特别是初榨的花生油 , 能更大程度保留花生中的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 。
【健康吃法】适合日常炒菜用 , 尽量还是避免高温油煎和油炸 。
②米糠油富含谷维素和植物甾醇、天然维生素 , 特别是含有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 , 能帮助缓解焦虑情绪 , 控制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