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白百何罗云熙身材被质疑,减肥哪些坑千万别踩?体态比体重更重要( 三 )


毕竟浑身看不到一丝赘肉的不是演员就是模特 , 咱们普通人不用面对上镜胖十斤的压力 , 没有职业需要 , 为什么不对自己宽容一点呢?


三、它比完美身材更重要 。如果非要较真身材 , 很容易会发现有些人虽然很瘦 , 但也没有觉得她有多美 。
为什么?除了追求瘦 ,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关于身材的重要标准——体态 , 它的影响不必体重、胖瘦对我们的影响小 。

所谓体态 , 就是身体的姿态 , 指身体所有关节在完成特定动作时的复合排列方式 。
再简单讲就是我们在进行站、坐、卧、行等各种静态或者动态的动作时 , 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和互相之间的关系 。
正常的体态下需要身体所有的关节都在正确的位置上 , 身体要保持在中立位 , 即保持头部中立位 , 维持颈椎的正常曲度;保持腰部坐正 , 维持腰椎正常生理曲度;保持骨盆中立位 , 不前倾后倾 , 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 。

在站立位而言 , 即从侧面看 , 耳、肩、髋、膝、踝在一条直线上 , 这条线就像身体的中位线 。
如果身体便宜了这条中位线 , 肌力就会失衡 , 身体就像被抽掉线的提线木偶 , 松松垮垮 , 原本挺拔的姿态被动改变形成各种体态问题 , 比如上半身的圆肩驼背、骨盆前倾/前移、下半身的大腿前凸 , 膝盖超伸 , 小腿外翻等等 , 整个人就像被扭曲成一个奇怪的模式 , 看起来不仅丑 , 还会给身体带来很多慢痛 , 比如肩颈痛、腰痛、膝盖痛等等 。

身体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 , 一个部位的异常就会牵动很多肌肉的功能 , 一个小小的姿势即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
虽然体态有标准 , 但也不能硬拿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
每个人的生理结构不同 , 适应自身身体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体态对自己而言才是正确 。
找到专属自己的正确体态 , 要根据身体的差异性去评估 , 更要看具体的对象和场景 , 看受力方式是否符合我们自身的人体生物力学 。
虽然没有绝对的标准 , 但也有一些普适性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
1、身体的对称性 。
比如站立时 , 从正面看 , 身体的左右两边应是接近对称的 , 如果没有对齐 , 身体可能就出现了异常 , 体态也自然受影响 。

从侧面看 , 耳、肩、股骨大转子、股骨外侧踝和外踝几乎在一条直线上 , 如果没有 , 也可能身体出现了异常 。
2、能量消耗考量 。
比如逛街时 , 明明和闺蜜走了同样的路 , 但她就健步如飞 , 腿不疼 , 脚不疼 , 而你就像绑着沙袋跟她逛了一天 , 脚疼、腿疼、屁股疼 。
这些差异性的身体感受 , 可能是因为你穿了一双不舒服的鞋 , 也可能你比她胖几斤 , 其实导致你觉得更累的最大原因是走路方式、步态的的关系 。

不正确的发力、行走方式让你在日常的行为中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 , 也就会让你更容易感受到累 。
学会正确的行为模式 , 会帮助身体维持正确额的体态 , 也会让你在日常的行为中更省力 , 更有力气再扫几家店 。
3、动作协调、流畅 。
我们也可以从动作的表现来推断我们的身体是否存在体态问题 。
比如走路时需要几乎所有肌肉的参与 , 如果协调能力不够 , 可能会出现同手同脚 , 步态紊乱的问题 。
在动作衔接时 , 是否流畅 , 如果出现卡顿 , 说明肌肉神经模式效率不高 , 身体动作能力差 。
在做动作时 , 节奏是否稳定 , 呼吸是否均匀 , 如果总是出现深浅不一 , 时长时短 , 说明维持呼吸的肌肉群已经不在最佳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