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深陷强迫,画地为牢还是突破重围?

强迫症|深陷强迫,画地为牢还是突破重围?

文章图片

强迫症|深陷强迫,画地为牢还是突破重围?

桐桐(化名)原本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女孩 , 23岁的她 , 大学毕业后就找到了一份惬意的工作 , 与父母同住 , 相处融洽 , 一切是那么的幸福和谐 。
然而 , 改变从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开始 。
当媒体报道新冠病毒可能来源于蝙蝠时 , 桐桐开始担心家里飞进了蝙蝠或者蚊子、苍蝇等飞虫 , 反复检查门窗有没有关好 , 上班时也担心家里的情况 , 后来渐渐的不去上班了 。

她越来越担心 , 开始要求父母帮忙一起确认关门窗 ,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在父母的视线范围内 , 甚至去卫生间也要母亲陪 , 只有父母盯着她 , 跟她反复保证没有蚊虫飞进来才安心 。 如果家里没有其他人 , 桐桐不能去屋子的其他地方 , 只能躺在床上 , 等着父母回来解救她 , 以至于父母不敢离家太久 。
桐桐的父母被折腾得筋疲力尽 , 多次要求陪桐桐去医院看看 , 但她一直拒绝 。 直到有一天 , 母亲在家突发心绞痛 , 情况危急 , 桐桐却无法陪同就医 , 看着白发苍苍的父亲来回奔波 , 她备受打击 , 她不明白 , 为何生活成了这个样子?
——画地为牢 , 寸步难行 , 连最亲的人生病了自己也帮不上忙 。 桐桐终于下决心让父亲陪同走进了精神科医生的诊室 。
桐桐觉得自己可能只是在疫情特殊时期的正常反应 。 医生解释道 , 在疫情环境下 , 正常人也容易担心 , 会出现洗手、检查次数增多的行为 , 但一般持续时间短 , 对生活影响小 , 能做其他事情 , 能从其他日常生活中获得乐趣 , 总体痛苦程度轻 。 但桐桐是真的生病了 , 原因如下:
第一 , 持续时间长 , 而且表现越来越重 , 没有减轻的趋势;
第二 , 每天的大部分时间(超过1小时)都在“防范蚊虫”的症状之中 , 没有精力开展日常生活 , 学习、工作、社交、娱乐等均受到较大影响;
第三 , 桐桐自身非常痛苦 , 精神备受折磨 。
此外 , 她还影响到家人的生活质量 , 根据桐桐的症状 , 医生诊断为强迫症 。
一、什么是强迫症?
随着心理学和精神科学的发展 ,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第五版 , 强迫症是指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 。

首先 , 强迫思维的本质是一些反复的、不请自来且无法控制的「侵入式」想法或者冲动 , 往往会「过分的夸大威胁」引起患者的焦虑或者痛苦 。
桐桐的强迫思维为强迫怀疑 , 反复怀疑蚊虫飞进家里 , 让自己感染病毒、生病甚至死亡 。
在这种强迫思维的影响下 , 患者持续处在过度的紧张、担心和恐惧中 , 感觉惶惶不安 , 这是我们常说的焦虑情绪 。
正常人也会出现焦虑情绪 , 但是强迫症患者的焦虑程度十分严重 , 为了消除焦虑 , 应对方法也显得过度 , 由此产生强迫行为 。
而强迫行为则是一些个体为压抑或者摆脱这些想法而重复做出的行为 , 比如桐桐通过反复检查门窗来缓解担心 。
但是强迫怀疑并不会因为反复检查而消失 , 而是不断的出现 , 于是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 。
强迫症如同一个贪得无厌的怪兽 , 患者同它的较量仿佛进入一个死胡同 , 各种灾难想法、不安情绪和反抗行为交织在一起 , 与内心搏斗 , 与外界抗衡 , 最后逼得患者作茧自缚、画地为牢 。
总之 , 强迫症是在「过分的夸大威胁」的思维的影响下 , 产生严重的焦虑和恐惧 , 在行为上采取「过度的自我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