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腹痛往往和进餐有关 , 要预防或缓解这些症状 , 最方便易行的方法就是好好吃饭 。
文章图片
肚子疼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 , 人一生中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出现过 。
你或许已经发现 , 多数情况下肚子疼跟“进食”有关 , 有的是饿肚子时厉害 , 有的是吃完饭更严重 。
根据“腹痛时间”自测病根儿
2021年一项纳入5万多人的研究发现 , 全球约有11%的人口常出现与进餐相关的腹痛 , 其中年轻人最常见 , 他们更容易出现饭后腹泻、腹胀、便秘等症状 。
医学上 , 肚子不适出现的时间 , 是判断疾病类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
餐前痛: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
【为什么有的“肚子疼”在饥饿时严重,有的饭后更明显?答案在这里】空腹尤其是饿过劲儿时 , 很多人会出现肚子疼的情况 。 总体来说 , 饿得难受 , 问题大多出在「十二指肠」上 。
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症状有:
疼痛具有明显的节律性 , 空腹时上腹痛 , 夜间疼痛也会很明显 , 进食后就能缓解;
疼痛位置多发于上腹正中;
文章图片
疼痛具有周期性 , 即间隔数周到数月可复发 , 其中秋末春初尤为高发 。
空腹时容易肚子疼 , 是因为患者的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 , 且破坏能力与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能力失衡 , 出现了自身消化 , 造成溃疡 。 由于没有食物中和胃酸 , 部分胃酸溢入十二指肠 , 刺激溃疡面 , 就会加重痛感 。
进食后 , 胃酸进入十二指肠时已与食物充分混合 , 降低了酸度 , 对溃疡面的刺激较小 , 疼痛便会有所缓解 。
进食中就疼:多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大多数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 , 有的可能没有症状 , 有的是不同程度的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泛酸等消化不良症状 。
但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黏膜糜烂者的上腹痛较明显 , 常反复发作 , 出现在进食中或餐后 。
餐后15~30分钟痛:慢性肠系膜缺血
这种情况常发生在患有心脏病、周围血管病的老年人身上 , 典型症状是腹痛 , 多出现在餐后15~30分钟 , 1~2小时后疼痛逐渐减轻 , 但定位不明确 。 蹲位、俯卧位时疼痛可减轻 。
餐后0.5~1小时痛:多是胃溃疡
胃溃疡导致的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 , 多于餐后出现 。 这种疼痛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 周期性发作 , 形成“进食-疼痛-缓解”的规律 。
文章图片
胃溃疡也是胃黏膜防御能力减弱所致 , 患者多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 进食后 , 食物与胃黏膜发生摩擦 , 且胃蠕动增强 , 会对溃疡造成刺激 。
大吃大喝后剧烈腹痛:可能是胰腺炎
暴饮暴食或大量饮酒 , 可导致急性胰腺炎 , 这种腹痛常以突发的上腹痛为前奏 , 表现为难以忍受的钝痛或无法喘气样的锐痛 。
疼痛常在30分钟内达到高峰 , 可持续24小时以上不缓解 , 伴有恶心、呕吐、黄疸、发热等 , 疼痛可在蜷曲体位或前倾位缓解 。
餐后饱胀: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中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感及早饱感 。
目前认为 , 该病与内脏高敏感性、胃肠动力障碍、感染及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 , 常使其更易出现上腹部不适 , 且餐后比空腹时更敏感 。
吃油腻食物后右腹痛: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一般在吃油腻食物后发生 , 患者开始可能有中上腹或肚脐周围疼痛 , 6~8个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
- 花生|48岁经理仅用半年时间,血压就从165降到126,自述:“2物”需常吃
- 世界防治肥胖日|防治肥胖 让我们不再负“重”前行
- 90后小伙迷上养生:每天都吃“网红小药丸”!有人却说:是不是智商税?
- 绝经|月经快“枯竭”时,身体或会“通风报信”,提醒:6个表现别忽视
- “双巴”一家人医疗援助为患者点亮“膝”望
- 世界防治肥胖日 | 别再负“重”前行!
- 山楂|胡博士说中药|山楂与“冰糖葫芦”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 高血压|维生素B2竟然是高血压的“克星”?能不能长期吃?有些误区不能犯
- 世界防治肥胖日丨控制肥胖,健康享“瘦”!
- 胡博士说中药 山楂与“冰糖葫芦”的故事,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