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14万护士样本研究,每多上5年夜班,患糖尿病风险增加31%!

BMJ:14万护士样本研究,每多上5年夜班,患糖尿病风险增加31%!
文章图片
今天(5月12日)是第111个“国际护士节” , 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关爱护士队伍 , 护佑人民健康” 。 褪去衣服 , 他们是普通人;一旦穿上战袍 , 就化身成最美的“白衣天使” 。 此时此刻 , 无数的护士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 他们或已进行了上百甚至上千人次的核酸检测 , 或刚刚查完房开始新一天工作 , 或即使在过了下夜班的时间仍在交接......他们 , 不舍昼夜、无微不至地守护着大众的健康 , 但是否有人关注过他们的身体呢?“凌晨1:30 , 起床吃早饭;3:20 , 进入方舱 , 进行一些列准备工作;5:20 , 工作一个多小时后 , 身上衣服完全湿透;早晨8:33 , 褪去衣服准备下班 , 手上满是‘水泡’ , 脸上也因为口罩勒出了伤痕;早晨10:30 , 进行全身消毒和清洗后 , 终于躺下进入休息 。 ”一位奋战在方舱一线的护士 , 用vlog记录下自己的一天 。
BMJ:14万护士样本研究,每多上5年夜班,患糖尿病风险增加31%!
文章图片
图源:新华网
早出晚归 , 甚至黑白颠倒 , 早已成为护士生活中的日常 。 每周2个白班、2个小夜班、1个大夜班的安排 , 都已经算作“理想状态” 。 然而 , 夜班工作对健康的伤害 , 远不止打破身体昼夜节律而已 。
此前 , BMJ上一项历时24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以来自2项大型护士研究(Nurses’HealthStudy1988-2012和Nurses’HealthStudyII1991-2013)的14万多名女护士为样本 , 探究了夜间轮班工作以及生活方式因素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系 , 发现护士值夜班的年限越长 , 患糖尿病的风险也越大 。
BMJ:14万护士样本研究,每多上5年夜班,患糖尿病风险增加31%!
文章图片
doi:https://doi.org/10.1136/bmj.k4641研究中的“夜间轮班工作”被定义为 , 除当月的白班和晚班外 , 至少有3天及以上的夜班 。 在基线没有糖尿病、心脏病或癌症的情况下 , 经过22-24年的随访后 , 最终有10,915人罹患2型糖尿病 。
结果显示 , 与不上夜班的护士相比 , 夜间轮班工作持续1-5年、5-9年、10年以上的护士 , 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增加11%、28%和46% 。 在通过BMI调整后 , 风险比略有下降 , 但仍显著 。
BMJ:14万护士样本研究,每多上5年夜班,患糖尿病风险增加31%!
文章图片
BMJ:14万护士样本研究,每多上5年夜班,患糖尿病风险增加31%!
文章图片
值夜班的年限与患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系
经过多变量调整后 , 研究者发现 , 每多经历5年这样的夜班生活 , 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增加31%(HR1.31,95%CI1.19to1.44) 。 如果还伴随低饮食质量、低身体活动、超重或肥胖的不良生活因素 , 风险会增加到2.83倍!
因此 , 上夜班对于护士们来说 , 会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 持续的时间越长风险也随之增加 。 如果再加上运动量不足或者饮食质量差 , 那更是雪上加霜 。
不仅如此 , 经常性地值夜班 , 还会使护士“心力交瘁” 。 不但会破坏心脏的昼夜节律 , 而且影响了新陈代谢和激素分泌 。
中国学者联合美国杜兰大学对于夜班引发心房颤动和冠心病进行了深入研究 , 结论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 。 这项基于英国生物数据库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 , 长期、频繁的夜间轮班工作 , 会显著增加心房颤动和冠心病发生风险 。
BMJ:14万护士样本研究,每多上5年夜班,患糖尿病风险增加31%!
文章图片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ab505
这项研究从英国生物数据库中选取了近28.4万名没有房颤史的成年人 。 根据上夜班的情况 , 他们被具体分为了四组:白班组 , 轮班组(轮班但几乎不上夜班) , 少夜班组(上夜班但频率不高) , 多夜班组(经常上夜班) 。 在随访的近10年期间 , 共有5777人诊断出了房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