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VR+中医药诊疗心脏病高危患者实现不开胸换“心门”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日 , 在中西医协同救治下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协同创新心血管团队——心血管内科二区何贵新教授团队又完成了一例T@VR手术 , 成功为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机械瓣置换术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李某某实施了微创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T@VR , 即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是一种微创介入导管技术 。 手术全程中患者处于全麻或局麻状态 , 穿刺股动脉的血管 , 在皮肤上仅留下较小的伤口 , 手术出血少 , 术后恢复快 。
高难度、不多见
多学科协同共同攻克技术瓶颈难题
据了解 , 这是一例在业界少见的高难度、高风险主动脉瓣置换术 。
2002年第一例T@VR手术在法国开展完成 , 2010年这项在介入心脏病研究领域极具创意的技术被正式引入国内 , 近两三年在一些三甲医院逐渐开展 , 但像李某某这样的病例不多见 。
患者是一名高龄老人 , 在10年前心脏做过一次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机械瓣置换手术 , 术后长期胸闷气喘 , 病情逐渐加重 , 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 。 他曾多次在其他医院进行相关治疗 , 但都效果不佳 。 进入广西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后 , 经过系统检查 , 其被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
主动脉瓣狭窄(@orticStenosis , @S)是一种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 , 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 。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 大于65岁人群中@S发病率约2% , 而在85岁以上人群中占比达4% , 不规范诊疗患者的5年死亡率更是高达80% 。
“正常的主动脉瓣大小为3-4平方厘米 , 而患者李某某只有0.9平方厘米 , 意味左心室血液无法正常进入主动脉 , 左心室长期高负荷状态 。 ”该院心血管内科二区主任、T@VR技术团队负责人何贵新教授介绍 , 每个人的心脏通常约有自己拳头大小 , 对机体而言如同一台发动机 , 而主动脉就是发动机里的油管 。 主动脉瓣膜狭窄 , 会造成严重供血不足 , 可能会导致心梗、心衰、恶性心律失常、脑梗塞、猝死等后果 。
TAVR+中医药诊疗心脏病高危患者实现不开胸换“心门”】面对这样高龄、合并糖尿病、房颤等多种严重慢性疾病且合并风湿性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患者 , 外科手术风险极高 , 存在着明显禁忌症 。 而高精尖技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VR)可以不开胸、并发症少、康复快 , 经导管植入人工瓣膜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
TAVR+中医药诊疗心脏病高危患者实现不开胸换“心门”
文章图片
多学科会诊(MDT)并进行术前风险分析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这一场手术最大的挑战和难点 , 来自病人之前做过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 。 ”何贵新教授多次组织了院内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并进行术前风险评估及术后规范管理方案的制定 , 参与专家一致认为 , 需要关注术中瓣膜释放位置 。
何贵新教授解释:“一是人工瓣膜要放好位置 , 既要保证它位置的稳定性 , 同时保证它的功能正常 。 二是不要影响到之前二尖瓣机械瓣的开放 , 如果人工主动脉瓣置入过低 , 可能会把之前二尖瓣卡住了 , 无法正常开放;如果过浅了 , 人工主动脉瓣膜不稳定 , 可能会‘飞掉’ 。 ”
该院对勇于治疗疑难危重心血管疾病、运用中医药协同新技术T@VR技术给病人带来新生 , 表示强烈支持 。 何贵新T@VR团队及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导管室、放射科、超声科、胸心血管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对手术方案进行了反复的讨论 , 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准备了完善的应急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