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脑转移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头”等大事不容含糊!( 六 )


1增敏效应
放疗的增敏效应属于药物与射线叠加在一起所产生的生物效应之中的一种 。 目前 , 已经确定能够提升放疗敏感性的药物与方案 , 主要包括高电子亲和力类化合物、氧、中草药 , 以及热疗等等 。
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非常有希望成为众多增敏剂当中的一个 。 或者换句话来说 , 目前的研究认为 , 在恰当的时刻使用免疫治疗 , 能够与放疗产生非常出色的协同效果 。 例如在一项刊登于EuropeanUrology , 由比利时根特大学医院放射治疗部和癌症研究所等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研究当中 , 使用派姆单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 , 其中先使用派姆单抗治疗3周、再使用放射疗法治疗的患者整体缓解率为44% , 而先使用放疗、1周后再使用派姆单抗的患者缓解率为0 。
当然 , 也有两种方案共同使用并取得成功的试验 。 例如比较著名的PACIFIC研究 , 验证了同步放化疗后序贯免疫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效果 , 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长达47.5个月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7.2个月;而不使用免疫治疗的患者 , 中位总生存期仅有29.1个月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6个月 。
2远隔效应
患者接受了针对局部病灶的放射线照射 , 靶区之外的病灶、即没有接受过放射线照射的同源病灶 , 也会在结束治疗后的一段时间之后缩小甚至消失 , 这种特殊的现象就是放疗的远隔效应 。
远隔效应的发生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 。 简单来说 , 当癌细胞因照射死亡之后 , 释放出的抗原能够成为人体免疫细胞(尤其是其中树突状细胞 , 即DC)进一步识别癌细胞的“标志”;而在照射中没有死亡的癌细胞也会发生一些特殊的变化 , 更容易被免疫细胞(尤其是其中T细胞)识别并攻击 , 成为免疫细胞“练手”的“活靶子” 。
由于这种效应涉及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免疫细胞 , 因此与免疫治疗存在非常大的协同潜力 。 试想 , 一方面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解放”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一方面触发放疗的远隔效应 , 撕掉癌细胞的伪装;最后得到的疗效 , 必然会比单用任何一种方案要更加强大 。
2015年发表于《柳叶刀》杂志上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 研究中纳入的41例晚期实体瘤患者接受局部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之后 , 多达27%的患者出现了远隔效应 , 疗效更出色!
试验结果证实 , 产生了远隔效应的患者 , 中位总生存期为20.98个月 , 而没有产生远隔效应的患者 , 中位总生存期仅有8.33个月 , 差异非常显著 。
总得来说 , 免疫治疗与放疗的“联手”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一个发展方向 。 目前这一领域相关研究的数量也在增加 , 不过考虑到这是一种内外科联动的治疗方案 , 相关研究的数量还是比靶向药物研究的少一些 。
不过考虑到这种方案有比较特殊的潜力 , 有机会尝试的患者 , 也可以将这种联合方案纳入考虑 。
小汇有话说
最后来简单总结一下 。
脑转移是肺癌发展到中晚期 , 最重要的表现与标志之一 。 考虑到脑这一部位的特殊性 , 全身治疗+局部治疗是脑转移治疗的基本框架 , 预防性全脑照射是主要的预防与控制手段 , 许多经典的案例也证实了这一点 。
局部治疗以放疗、手术等为主 , 一些新兴的治疗手段 , 例如电场疗法 , 也有独特的优势;全身治疗以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为基础 , 部分情况下 , 入脑性极好的靶向治疗药物 , 甚至能够在不借助放疗的情况下 , 彻底清除患者脑内的大量病灶 。
当然 , 绝大多数情况下 , 患者仍然需要同时接受这两类治疗 。 这种“多学科联合治疗”的思路 , 能够为患者争取最好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