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脑转移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头”等大事不容含糊!

在非小细胞肺癌当中 , 大约10%的患者确诊时已经发生了脑转移 , 另有25%~40%的患者 , 会逐渐发展为脑转移 。 脑转移起病隐匿 , 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疾病进展 , 会逐渐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直至终末期 , 甚至会进展为意识障碍、昏迷等 。
从生存期上来说 , 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在各类转移部位的患者当中也是比较差的 。 如果不能接受系统治疗 , 患者生存期约为1个月;糖皮质激素治疗约为2个月;接受全脑放疗(WBRT)约为2.4~4.8个月;铂类化疗的中位总生存期约为7.4~10个月 。 靶向治疗彻底改变了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至6.6~15.2个月 , 中位总生存期可达到12.9~18.9个月 。
脑转移如此常见又如此难治 , 患者们应该选择哪种方案才更合适呢?这一次 , 基因药物汇就来和大家谈一谈 , 非小细胞肺癌的“头”等大事 , 脑转移 。
文章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脑转移的发生 , 脑转移的表现 , 以及脑转移的治疗 。
PART1
癌细胞为什么能跑到大脑这个位置?
癌细胞入脑 , 意味着这两道屏障被突破!
大多数类型的肿瘤 , 发生扩散时都会首先转移至肝、骨 , 以及肺等其它部位 , 再发生为脑转移;但对于肺癌来说 , 脑转移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发展方向 。
这样的表现与肺自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 作为最主要的气体交换器官 , 肺中含有丰富的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 。 原发于肺的肺癌 , 癌细胞脱落后很容易进入血管 , 并随血液向身体各处转移 。
可以说 , 肺的毛细血管床承担着阻止癌细胞向其它组织或器官转移的重担 , 是阻止癌细胞入脑的第一道屏障 。 若癌细胞侵袭肺脏、损伤肺内毛细血管管壁 , 并经由此处进入血液 , 那么癌症发生其它部位转移的风险也会随之显著提升 。 而这也是为什么各类癌症通常都会在先发生肺转移后才逐渐发生为脑转移的原因 , 肺癌原发于肺组织细胞 , 对于肺脏的侵害更加严重 。
而阻止癌细胞入脑的第二道屏障 , 理论上来说应当是大家常有耳闻的血脑屏障 。
血脑屏障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 , 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 。 正常情况下 , 血脑屏障可以阻止各类有害物质进入脑内 , 也可以将脑内产生的有害或过剩物质排出脑外 , 是保护脑阻止不受各类损伤的重要结构 。
许多治疗癌症的、分子较大的药物 , 都因为这道血脑屏障而被阻隔在了脑外 。 那么从理论上来说 , 体型比这些药物更大的癌细胞 , 应该也无法穿过血脑屏障才对 。
但事实上 , 血脑屏障也同样是癌细胞侵袭的受害者 。 对于癌症脑转移的途径 , 目前有多种理论假说 。
1“趁虚而入”和“暴力破拆”
早期的理论曾经猜测为 , 癌细胞很可能是通过血脑屏障上的细小伤口、或索性破坏血脑屏障创造伤口 , 来进入脑内的 。 当然 , 目前更加深入的研究已经发现了这种假说的不完善之处 , 并作出了补足 。
2“见缝插针”
一篇发布于2018年《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 癌细胞能够通过血脑屏障上环绕脊髓的毛细血管进入中枢神经 。 这种毛细血管的基底膜上存在粘连蛋白 , 癌细胞能够依靠自身表达的整合素 , 与这种粘连蛋白结合 , 顺着毛细血管入侵 。
3“远隔转移”
癌细胞及癌栓通过潜伏入动脉、椎静脉、淋巴管 , 上升或逆行性转移到达硬脑脊膜 。 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 与原发细胞的体积、其在血管内皮的贴壁能力、甚至是细胞表面的电荷性都有一定关系 , 因此不同原发部位、不同突变类型的癌症 , 其侵袭及转移的能力各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