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蜱虫风险高峰期,正确处理蜱虫叮咬需知晓

夏季正是蜱虫危害高峰期 , 郊外旅游应注意预防 。
近日 , 江苏一男子野外露营时被蜱虫叮咬本身钻入体内 , 引起了关注 。
夏季蜱虫风险高峰期,正确处理蜱虫叮咬需知晓
文章图片
蜱虫表面多呈现红褐色或灰褐色 , 从芝麻粒到米粒大小 , 吸血后 , 蜱体可胀大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 。
蜱虫咬人 , 一般选皮肤较薄、不易被搔挠的部位 , 如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等 。
蜱虫叮咬可致病
人被叮咬后、会引起多种疾病 , 包括莱姆病、洛基山斑疹热等 。 除了感染疾病外 , 还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 , 进而引起继发性感染 。 有些蜱虫在叮刺吸血中 , 还会分泌神经毒素 , 导致运动性纤维传导障碍 , 引发呼吸衰竭 , 甚至死亡 。
夏季蜱虫风险高峰期,正确处理蜱虫叮咬需知晓
文章图片
不过人们也不必对蜱虫过于惊慌 , 大多数的蜱虫并不传播疾病 , 只有母蜱虫才传播疾病 , 因为母蜱虫会吸食寄生体的血液 , 而公蜱虫一般只会附着在身体上 , 不会吸食血液 , 所以不会传染疾病 。
一般被蜱虫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烧发冷、肌肉、关节疼痛和疲乏 , 与感冒的症状很像 , 不同的是还会发疹子 , 通常会出现一个圆形的靶心状红色疹子 , 四周被白色和红色圆环包围 。
因此 , 建议人们若是被蜱虫叮咬后 , 尽快彻底清除;如果清除后出现发烧或疹子 , 应及时就医 , 以免贻误病情 。
蜱虫叮咬的正确处理
被蜱虫叮咬后 , 可使用带有尖头的小镊子将蜱虫彻底拔出 , 拔的时候手要稳 , 不要扭动蜱虫 , 否则会引起虫子的嘴部断裂使之继续存留在皮肤里;
夏季蜱虫风险高峰期,正确处理蜱虫叮咬需知晓
文章图片
蜱虫清除后 , 用酒精、碘酒或是肥皂清洗 , 将蜱虫浸泡在酒精里、丢弃在密封袋子 , 或是直接用马桶冲走 , 不要用手指去捻碎蜱虫 。
如果清除蜱虫后的几周内 , 出现疹子和发烧 , 要及时就医 。
做好个人防护 , 避免蜱虫叮咬
前往草地森林地区 , 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 尽量避免在此类环境中长时间坐卧;要穿长袖衣服 , 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 , 不要穿凉鞋;到树木密集的地方 , 应把头和面部进行遮挡 。
野外劳作者和旅游者 , 建议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 , 穿长袜长靴 , 戴防护帽 , 并扎紧袖口、领口和裤脚 , 外露部位应喷洒驱蜱药 。 进入有蜱虫地区要在领口中、袖口、裤脚等处喷涂0.5%拟除虫菊乙醇溶液 , 帐篷等露营装备也应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 。
蜱虫常会附着在人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以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 离开时 , 要仔细检查衣服和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 以防将虫子带回家中或市区 。
END
有用就扩散
参考资料
[1]王祖远.夏季谨防蜱虫叮咬[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9,(5):67.
[2]李云华,戴艺锋,林盈斌.蜱虫咬伤1例[J].皮肤病与性病,2016,第38卷(3):228-229.
[3]金剑.蜱虫,夏季里的危险小昆虫[J].江苏卫生保健,2019,(6):23.
[4]阮卫.致命蜱虫该如何防[J].健康博览,2014,(8):30-31.
夏季蜱虫风险高峰期,正确处理蜱虫叮咬需知晓】图:稿定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