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云:二十年为农终不悔 科技富农践初心

本文转自:商洛新闻网
商洛新闻网讯:脱贫致富 , 产业发展是关键 , 农业干部王凌云深深懂得这个道理 ,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二十多年间 , 她爬茶山、进果园、搞实验、做培训……双脚踏遍商洛900多个乡村一线 , 为农民、为农业激情燃烧 ,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
王凌云:二十年为农终不悔 科技富农践初心
文章图片
2017年冬至2018年春 , 三场严寒冻害袭击了商洛高山茶区 , 茶叶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 在这紧急关头 , 王凌云前往商南、山阳、镇安等茶区 , 她不顾山路崎岖、山崖陡峭 , 爬上一座座茶山 , 调查受灾情况 , 整理撰写《商洛茶区茶叶冻害调查分析》 , 总结出了商洛茶5个冻害特点 , 并提出了6项综合科管及茶苗保险措施 , 为商洛茶解决现实问题 。
工欲善其事 , 必先利其器 。 多年来 , 她勤勤恳恳、刻苦钻研 , 攻克一道道茶果栽植技术难题 , 主动到产业基地、企业农村入户服务 , 在学中干 , 在干中学 , 王凌云尽心竭力为商洛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 经过几年的努力 , 商洛果业从小到大 , 茶业从弱到强 , 休闲农业从粗到精 , 创建了一批国省市级示范点 , 茶果与休闲农业产业兴旺 , 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众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
王凌云:二十年为农终不悔 科技富农践初心
文章图片
2020年春 , 正是疫情爆发的时候 , 也是杨塬村绿洲蔬果专业合作社果园樱桃挂果的关键时刻 , 为了不影响后期座果 , 王凌云通过网络、微信、电话等现代工具为村民技术指导 。 4月初 , 天气预报有倒春寒 , 当天晚上她就打电话让村民做好熏烟、喷药等防霜冻措施 , 第二天还专程赶到园子 , 检查防治效果 。 在王凌云的科技守护下 , 夜村镇杨塬村绿洲蔬果专业合作社103亩大棚葡萄 , 年毛收益就达到100多万元 。
2021年 , 王凌云投身陕西省百名科技特派员助力百村振兴行动中 , 服务山阳县漫川关镇莲花池社区并辐射带动周边基地 。 按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思路 , 带领茶农因茶致富、因茶兴业 ,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
去年夏季 , 商洛遭遇连续强降雨 , 多处道路被毁 。 在听说茶园出现积水问题后 , 王凌云和她的科技服务团队硬是在泥泞的山路上走了两个多小时 , 迅速开出“要开沟排水 , 追施肥料 , 浅耕松土 , 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持续阴雨后 , 茶树抗劣性低下 , 要早防早治”的处方 。
为更加精准服务茶农 , 近两年王凌云先后邀请相关专家共同为商南、山阳、柞水茶叶发展号脉 , 开展无性系新建园、红茶绿茶加工、茶园科管等技术指导 。 通过加强科技服务对接 , 联合开展高产茶园创建、夏秋茶加工利用率提升、新品种引进试验与示范、茶叶展示展销等项目 , 积极推进全市茶业发展 。
王凌云:二十年为农终不悔 科技富农践初心
文章图片
在王凌云一年多的精心指导下 , 山阳县漫川关镇莲花池社区汉华惠乡农业产业园点播茶籽7000亩 , 栽植安吉白茶苗500亩 , 一个新兴的、高标准的 , 集生产加工、茶旅为一体的新型茶园正在崛起 。
王凌云:二十年为农终不悔 科技富农践初心】一枝独秀不是春 , 百花齐放春满园 。 为解决商洛茶叶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 , 王凌云还先后主持实施了“商洛市夏秋茶利用技术研发”“商洛市陕茶一号推广示范园建设”“商洛市茶叶新品种引进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等项目 , 引进了龙井43、安吉白、奶白茶等30多个茶叶新品种 , 并结合商洛气候土壤实际 , 开发研制了绿茶、白茶、红茶等6类茶产品 。 她还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职业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培训2.6万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