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细狗”才是让男人破防的终极武器( 三 )


紧接着 , 千千万万女网友瞬间懂了田小娥看见黑娃的心情 , 原来会干活的糙汉才是最有性张力的存在 , 跟着他在乡下掰苞谷都是一桩美事 。
曾经我们还懵懂青涩的时候 , 校草往往是清冷感和少年感的代名词 。 如今再看年轻人的口味 , 黑皮体育生才是众望所归 。
打着雨伞的破碎少年太寡淡 , 于是人们的口味变成了健身房里的电动小马达 。
然而 , 在全球审美趋势都开始推崇肌肉男的时候 , 我们也不可避免地滑向了另一种思维定势 。
发达的肌肉代表了唯一的正确:自律、毅力、反人性地、日复一日地雕刻着并维持着身体 。
于是健身房悄悄变成了隐形的“有毒男子气概俱乐部” 。
这里由蛋白粉与各种瓶瓶罐罐的补剂构成 。 为了能在身体上快速生产一朵一朵的肌肉块 , 人们获取着自己根本不想摄入的食物;为了能成为行走的人体雕塑 , 活得像流水线上的白羽鸡 。 这里的人们遵循着一句亘古不变的slogan:只有你的身体不会说谎 。
如果你见过足够多的青年男性样本 , 你会发现有健身习惯的男性 , 比身边的女生还热爱下厨 , 但他们的餐桌上永远是这几样:燕麦片、鸡胸肉、西兰花 。 更极端的版本甚至都不需要烹饪 , 直接把食材放进榨汁机里打一打 , 一口闷了得了 。
肌肉变成了一种昂贵的奢侈品装饰 , 比起一块劳力士 , 肌肉代表了高度洁净健康的生活习惯、充沛的精力和自控力、以及富足的时间和闲暇 。
而与之相对应 , 肥胖和细狗 , 代表了虚弱的、无力的、被阉割的东亚病夫符号 。 如果你还有印象 , 获得过同等待遇的还有“娘炮” 。
在肉食系霸占男性审美的时候 , 草食系男子便没有任何话语权 , 肌肉变成了性能力的外延符号 。
伦敦布鲁内尔大学的研究发现 , 身体强壮的男性往往更右翼 , 更倾向社会达尔文主义 , 并且不太支持社会和经济质量 。 他们认为更强壮的群体应当支配其他弱势群体 。
如果一个社会越来越导向“阳刚之气” , 反复压抑贬低其他不够男性化的存在 , 那就证明这个社会朝着更加保守的方向前进 。
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 , “肌肉基督教”的哲学盛行 , 其特点是强调自律、自我牺牲、父权制责任、民族主义和宗教虔诚 。 基督教男性为了改变教会的阴柔气质 , 大力奉行阳刚之气的培养 。 与之对应的是 , 他们认为肥胖的人代表了懒惰、不洁或有罪 。
在1930年代的纳粹德国 , 希特勒青年计划鼓励男性进行体育锻炼 , 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种族纯正的雅利安人社会 。 在希特勒看来 , 德国纳粹基督徒的耶稣 , 是一个为上帝而战的铁血战士 , 而非传统教义中那个受苦受难的仆人 。
在健身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 “适度健身吸引异性 , 过度健身吸引同性” , 事实上这句话点破了肌肉神话的本质 。
健身变成了寻求男子气概俱乐部认可的性别力量展演 , 而唯一能颁发获奖证书的只有同性 , 肌肉的大小 , 本质上是男性之间对男子气概的反复确认 。 当人们无法像原始人一样在丛林中赤身裸体炫耀性特征时 , 肌肉就变成了另一种可以被袒露的性器官 。
也许一开始肌肉是为了吸引异性的华丽羽毛 , 但如此继续下去 , 异性的喜好将不再重要 , 镜中每天撕裂的肌肉纤维已经足够让他们沉醉其中 。
虽然男人会辩解说 , 自己有一身肌肉、豪车和时髦西装是为了吸引女人 , 但他们实质是让男性竞争者钦佩自己 。 男人只能从一种人身上认证自己的男子气概 , 那就是真正能理解这种成就的人:其他男人 。 成就同样高的人 。 (《男性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