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国乡村发展变化(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小康生活)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感受中国乡村发展变化(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小康生活)
文章图片
南达在向客户演示缝纫机的操作 。
孙金标摄
感受中国乡村发展变化(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小康生活)
文章图片
卓文夫妇宣传乡村特色旅游 。
卓文供图
感受中国乡村发展变化(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小康生活)
文章图片
伊恩(左三)参加村里的疫情防控宣传志愿服务工作 。
葛承摄
感受中国乡村发展变化(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小康生活)
文章图片
通过完善各类设施 , 重庆黔江区阿蓬江镇大坪村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旅游点 。
杨敏摄(人民视觉)
随着我国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 , 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 许多在中国乡村工作、生活的外国人 , 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 , 增强了在中国发展的热情和信心 。
“我真的太爱这里的人了”
本报采访人员李纵
广西桂林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村 , 青砖瓦房下 , 伊恩·汉姆林顿正蹲在门前 , 用手中的工具来回打磨木板 , 准备装修房子 。 “我以前在南非是建筑师 , 理想就是要保护这些漂亮的房子 。 ”
2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 , 伊恩来到阳朔县旧县村 , 对当地古民居一见钟情 , “这就是我想要的那种有小院的宅子 , 很可惜当时已经租出去了” 。 伊恩带着遗憾离开 , 此后虽在多个城市辗转 , 心里却依然挂念着这片古色古香的老宅 。
2009年底 , 伊恩再次来到阳朔 。 这次他定居在旧县村 , 租下老宅 ,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 , 最大限度还原古建筑面貌 , 恢复桂北民居的传统模样 。
伊恩在将古民居打造成精品民宿的过程中 , 与当地村民共同见证了中国农村的发展 。 当时旧县村的旅游并不发达 。 “我2009年到旧县村时 , 村子里几乎没有年轻人 , 都是老人 , 大部分年轻人都去外地打工了 。 ”伊恩回忆道 。 2011年 , 伊恩将第一栋老宅装修完毕 , 开办了一家民宿 。 2012年 , 旧县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 古民居的修护工作也同步启动 , 此时很多村民开始返乡 。
“他们回来可以自己做生意、撑竹筏、种果子、经营农家乐 , 现在年轻小伙伴也越来越多了 。 ”看到这些变化 , 伊恩很开心 , 他的修护工作 , 也让人们感受到古民居的魅力和价值 。 很多人回到村里 , 修缮古民居 , 办起民宿 , 村里涌现出一批如“时间牧歌”等特色古民居民宿 。 村民们依托阳朔的旅游优势 ,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 不仅发家致富盖起了新房 , 更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民居焕发新活力 , 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
遇龙村和旧县村都是坐落在遇龙河沿岸的村落 , 都留有许多古民居 。 这些村庄坚持保护传统村落完整性、促进活态传承 , 在保护改造中做到既能反映传统民居特点 , 又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 积极探索创新传统村落、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模式 , 打造“旅游+产业+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
“以前的路不好走 , 下雨天泥泞不堪 , 晚上漆黑一片 。 如今交通方便 , 到处都是水泥路 , 路灯、水沟、排污管道、化粪池都修好了 。 以前甚至没有自来水 , 现在每天都有人处理垃圾 。 ”伊恩说 , 他晚上喜欢散步、骑着自行车寻找山水间的人文记忆 。 “这几年变化特别大 , 因为经常和村民一起吃饭聊天 , 老百姓都说自己的生活比以前好了 , 大家都盖起了新房子 , 村子建设得很漂亮 。 政府把村子清理干净 , 种了各种植物 , 还建了很多美丽的地方 , 乡村风貌有很大的提升 。 ”伊恩喜欢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老宅 , 还有这里的风土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