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附院成功开展全肺灌洗术,填补技术空白

通讯员范宜楚采访人员陈甜田
滨医附院成功开展全肺灌洗术,填补技术空白
文章图片
近日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麻醉科成功为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患者实施全肺灌洗术 。 这一手术的成功开展 , 填补了鲁北地区的技术空白 , 标志着滨医附院在呼吸系统罕见病治疗上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滨医附院成功开展全肺灌洗术,填补技术空白
文章图片
该患者是一位49岁中年女性 , 因活动后气短7年余 , 加重3天入院 , 曾于四年前在滨医附院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为肺泡蛋白沉积症(PAP) 。 全肺灌洗是首选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患者曾多次就诊于北京行全肺灌洗术 。 患者近1个月再次出现胸闷、憋喘加重 , 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 再次来到滨医附院就诊 , 呼吸内科副主任翟乃亮在门诊经过仔细的评估 , 并与麻醉科副主任张全意沟通后 , 把患者收入了呼吸内科病房 。
滨医附院成功开展全肺灌洗术,填补技术空白
文章图片
为了确保全肺灌洗手术的顺利完成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介入团队在王晓芝和王涛主任医师的带领下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讨论 , 认真梳理了手术流程 , 仔细斟酌每一个环节 , 制定了严谨周密的手术方案 , 并多次与麻醉科医师沟通、交流 , 协商解决术中的关键环节 。 经过一天有序的术前准备 , 5月11日 , 滨医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晓芝、王涛、翟乃亮、夏永富、李洪波医师带领的呼吸介入团队与麻醉科张全意、张维维麻醉师全力协作 , 成功开展了滨医附院首例双腔气管插管下单肺通气大容量灌洗术 。 整个手术过程顺利 , 回收乳白色“牛奶样”液体约10000ml , 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 术后第二天患者感觉良好 , 胸闷症状较前改善 。
一周后 , 呼吸介入团队在呼吸与危重症监护病区(RICU)独立为患者完成了双腔气管插管下右肺单肺灌洗术 , 共回收乳白色液体约12000ml , 术后患者胸闷症状明显改善 , 复查胸部CT肺内病变较前明显减轻 , 术后第三天好转出院 。
滨医附院成功开展全肺灌洗术,填补技术空白
文章图片
滨医附院成功开展全肺灌洗术,填补技术空白】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alveolarproteinosis , PAP)是以肺泡蛋白表面活性物质在肺泡腔内大量沉积为特征的疾病 , 其原因是肺泡巨噬细胞清除表面活性物质障碍或是异常的表面活性物质产生所致 。 患者表面为缓慢加重的呼吸困难及干咳 , 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 。 全肺灌洗术是一种物理清除肺泡内过量脂蛋白物质的方法 , 疗效确切 , 是目前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首选方法 。
全肺灌洗术 , 即利用双腔气管插管将左右两肺完全隔离的条件下 , 一侧给氧保证通气 , 另一侧进行灌洗 , 由于这类患者往往存在严重换气功能障碍 , 因此该操作具有潜在危险性 。 除了对呼吸系统有明显影响外 , 对心血管系统也有很大刺激 。 此次手术的顺利开展 , 填补了区域全肺灌洗术的技术空白 , 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患者带来了福音 , 今后无需舟车劳顿奔赴北上广 , 在本地即可解决患者就医难题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