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首都名医张炳厚,治病从不按常规,往往收到奇效,人称:医林怪杰

盗汗|首都名医张炳厚,治病从不按常规,往往收到奇效,人称:医林怪杰

文章图片

盗汗|首都名医张炳厚,治病从不按常规,往往收到奇效,人称:医林怪杰

文章图片

盗汗|首都名医张炳厚,治病从不按常规,往往收到奇效,人称:医林怪杰

张炳厚 , 1937年出生 , 首都国医名师 , 国家级名老中医 , 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张炳厚从医50余年 , 在中医上造诣极高 , 尤其精通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 , 特别擅长治疗疑难怪症 , 张老在中医学术可以说思想自成一派 , 独树一帜 , 所以被很多人誉为“医林怪杰”、“治痛名家” 。
张炳厚从小学习中医 , 博览中医典籍 , 此外 , 他还先后师从多位中医名家大家 , 学到了很多独到的中医医术 。 他只要听到哪里有名医 , 就去学习 。 别人不教 , 他就想尽办法 , 挖空心思 , 最后往往能够打动对方 , 甚至倾囊相授 。 有位姓王的老中医 , 医术非常高明 , 带有六位徒弟 , 不想再收徒 , 张炳厚为了学到他的医术“真谛” , 于是把他6位徒弟多年的笔记全部看了一遍 , 然后都抄了下来 。

60年代初 , 生活非常困难 , 吃饭都是问题 。 张炳厚为了向当时著名的伤寒大家刘渡舟学习 , 咬紧牙关 , 节衣缩食 , 每天买一份山西过油肉孝敬刘大师 , 后来刘渡舟把自己毕生积累的经验全部传授给了他!后来 , 他又先后从山西韩姓妇科专家 , 北京知名儿科大家周慕新那里学到了治疗妇女病和儿童疾病的中医绝技 , 成为了一名精通多种学科的大家 。
虽然先后师从多位名家 , 但张炳厚从来不拘泥于他们的思想和方法 。 他认为 , 一定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用药定量 , 比如对方是男是女 , 年龄多大 , 病人的发病情况和病史等不同 , 用药开方都是不同的 。

2003年 , 突如其来的非典袭击了神州大地 。 曾任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的张炳厚临危受命 , 亲临一线 , 参与抗击非典工作 。 期间 , 有位病人高烧7天 , 一切传统治疗方法都不起效 , 生命岌岌可危 。 在此危难之际 , 张教授拿出了他最得意的三石汤 。 在以往 , 三石汤一出手 , 往往能药到病除 。 但是 , 这一次 , 三石汤却也不起作用 , 病人体温依然先降后升 。 张老经过深入思考之后认为:这不是一般的病毒 , 因此不能采用相同的方剂 。 于是 , 他在治疗上打破常规 , 在三石汤中入了鳌甲和生晒参 , 同时打破一天服药三次之常规 , 改成30分钟一次的进药 。 终于 , 病人体温回落 , 脱离危险 。 从此 , 三石汤成为中医治疗非典的重要方剂 。

由于思路独特 , 敢于打破常规 , 因此张炳厚被称为“医林怪杰” 。 他用药有三怪 。 一怪是用方独到 , 出人意料 。 比如川芎茶调散一直以来是治疗外风头痛的 , 但张炳厚经过自己的调配后 , 将它转化为治疗内伤头痛的药 , 居然屡见奇效 。 二怪是张老的用药奇特 , 出奇制胜 。 在他治疗头痛的处方中 , 往往有全蝎和蜈蚣 。 他认为:“蜈蚣和全蝎 , 两者同用 , 效果更佳 。 方中若无蜈蚣、全蝎 , 功效就减少一半 。 ”三怪是喜治疑难怪症 , 并每获良效 。
不仅会治病 , 张炳厚对于养生也有非常独特的办法 。

很多养生的人为了平衡营养 , 会强迫自己吃一些不喜欢吃的食物 。 但是 , 张炳厚则不同 , 他觉得不爱吃的食物不要勉强 。 而爱吃的 , 可以适当多吃些 。 他的爱好比较独特 , 他喜欢吃生食 , 生黄瓜、生西红柿、生韭菜和生胡萝卜等 , 他吃着最香 。 他认为:“蔬菜是维生素的宝库 , 生吃可以最大限度摄取营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