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养颜|《伤寒杂病论真解》之调胃承气汤证及顿服之与分温再服的比较

美容养颜|《伤寒杂病论真解》之调胃承气汤证及顿服之与分温再服的比较

70、發汗後惡寒者 , 虛故也 。 不惡寒但熱者 , 實也 , 當和胃氣 , 與調胃承氣湯 。
調胃承氣湯方:
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大黄四两(清酒洗)
上三味 , 切 , 以水三升 , 煮二物至一升 , 去滓 , 內芒硝 , 更上微火一二沸 , 溫頓服之 , 以調胃氣 。
解:调胃承气汤证病机:阳明阳胜 。 脉:浮数长大滑 。 证:恶热不恶寒、有汗出、一身手足尽热 。
虚故、实也:虚实互为阴阳 , 为性质论阴阳 。 阴阳虚实辨证:阳虚、阳实、阴虚、阴实 。 恶寒为太阳病外证 , 病标为阳虚寒证 , 故曰虚 。 恶热为阳明病外证 , 病标为阳胜热证 , 故曰实 。 证几微之差不可不知!阴阳虚实标本之理不可不明 。
和胃气:使胃气和(和 , 均衡、和谐) 。 “和胃气”与前文“虚故、实也”相对应 。 中医治疗原则为损有余补不足纠偏求平 。
顿服之:与西医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一般采取一日剂量一次给药有异曲同工之妙 。 服药量一勿过 , 过量则矫枉过正人为添病 。 二勿不及 , 服药量若不足则效不佳 。
调胃承气汤证与白虎汤证热证比较:
相同:病机皆为阳明阳胜 , 脉皆浮数长大滑 , 证皆发热、恶热、有汗出 。
不同:
调胃承气汤证一身手足尽热 , 大便实或不大便、有口渴 。
白虎汤证表热里寒 , 无下利、无大便实、无口渴 , 触诊指尖发凉 。
调胃承气汤证与泻心汤证比较:
相同:病机皆为阳胜 , 脉皆浮数长大 , 证皆发热、有汗出、口渴、大便实 。
不同:
调胃承气汤证病机为阳明阳胜 , 脉浮数长大滑 , 舌淡苔白?
泻心汤证病机为少阳太阳阳明阳胜 , 脉浮数长大 , 舌红苔黄 。
调胃承气汤证与桂枝汤证潮热证(第234、240条文)比较:
相同:脉皆浮长 , 证皆发热、汗出 。
不同:
调胃承气汤证病机为阳明阳胜 , 属正阳阳明 , 脉浮数长大滑 , 证恶热、大便实 。
桂枝汤证潮热证病机为素体阳胜之人太阴阴阳不调和 , 属太阴阳明 , 脉浮缓长 , 右脉虚弱 , 证恶风、汗出、不大便或大便溏、无大便实 。
脉见浮滑诸证比较:
证汗出、大便实者 , 多有合用调胃承气汤之机 。
证汗出、大便不实者 , 多有合用白虎汤之机 。
证无汗出、有触痛者 , 多有合用小陷胸汤之机 。
105、傷寒十三日 , 過經譫語者 , 以有熱也 , 當以湯下之 。 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鞕 , 而反下利 , 脈調和者 , 知醫以丸藥下之 , 非其治也 。 若自下利者 , 脈當微厥 , 今反和者 , 此爲內實也 , 調胃承氣湯主之 。
解:调胃承气汤证病机:阳明阳胜 。 脉:浮数长大滑 。 证:发热、汗出、谵语 。
谵语:病机为孤阳不得阴润 , 病标为阳胜热证 。 素体阳胜或阴虚之人 , 调胃承气汤证阳胜伤津耗液 , 阳不得阴润 , 故谵语 。
下利:病标为太阴阳虚寒证 。 下利、谵语同时出现病标为表热里寒 。 调胃承气汤证壮火食气传经太阴阳虚下利 , 合参“论热结旁流” 。
原文“脉当微厥”疑有讹传 , 正确疑为“脉当微证当厥” 。 厥外证手足逆冷 。 脉微与厥其病标皆为阳虚寒证 。
原文“今反和者”疑有讹传 , 正确疑为“今反实者” 。 反 , 翻转的 , 颠倒的 , 与正相对 。 脉和乃无病之像 。 脉微、证手足逆冷病标皆为阳虚寒证 , 反即脉实、证手足热 。
207、陽明病 , 不吐不下 , 心煩者 , 可與調胃承氣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