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门诊成医院潮流:有医生加班到晚上 9 点,只多看 3 个病人

本文作者:茶茶
晚上8点 , 徐丽医生坐在门诊室里 , 从下午6点到现在还没有患者来挂号 。
就算有人来 , 徐丽能处理的也十分有限 。 普通药房和辅助科室早就下班 , 只有急诊的单才可以开药、检查 。 但她还得再熬一个小时才能下班 。 这一年来 , 她每周都要经历2次这样为时3个小时的「夜间门诊」 。
搜索「夜间门诊」 , 可以看到很多医院齐齐打出的口号是解决上班族、学生族、银发族白天没有时间看病的问题 。 由专家坐镇 , 缓解市民挂号难以提高就医感受 。
夜间门诊成医院潮流:有医生加班到晚上 9 点,只多看 3 个病人
文章图片
图源:一医院公众号
而在实际操作中 , 夜间门诊是否发挥了预期的作用?医生在开展夜间门诊的操作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
开不了单、取不了药:医生的「无米之炊」
医生在夜间门诊能发挥的效力离不开医院提供的配套措施 , 检查、取药等环节的缺少都可能将医生置于「无米之炊」的状况 。
徐丽的医院没有为夜间门诊单独配备辅助科室、药房的人手 , 「比如要抽血 , 就得算是急诊的项目 。 病人就不愿意在平诊里付更多的检查费用 。 」她对自己在夜间门诊的定位是「导医」 , 「偶尔有人下班以后拿着化验单来让我们看看 。 病情严重的 , 我们直接建议去急诊科 , 普通门诊处理不了 。 」
即使提供配套科室服务 , 医生也可能被不合理的流程规定牵制 。 超声医生李华被科室安排专门为夜间门诊服务 , 他在实际操作中常因如何审核申请单而烦恼 , 「医院要求晚上的时间段只能做夜间门诊开的单子 , 比如17点半开始夜门诊 , 那么17点20开的单子就只能预约白天8~17点的检查时间」 。
夜间门诊成医院潮流:有医生加班到晚上 9 点,只多看 3 个病人】李华科室白天平均要处理1000个普通号 , 晚上数量则不到10个 。 面对巨大的需求差异 , 他经常要直面白天开了单子但没预约上的患者的不满和质疑 。 为了避免冲突 , 他只能选择加做 , 或者患者再找医生改成急诊单 。
对于门诊管理的要求 , 卫健委在今年6月发布了《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暂行规定》 , 其中提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将门诊质量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体系 。
这也表明门诊的运转应是规范且成体系化的 。 夜间门诊要做到和白天门诊同质 , 辅诊检查检验、挂号收费、药品保障、后勤保障、入院管理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做好准备 。 这也是对患者就诊或是医生看诊都更有效率的安排 。
夜间门诊成医院潮流:有医生加班到晚上 9 点,只多看 3 个病人
文章图片
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暂行规定
图源:国家卫健委
除了配套完善 , 成本与收益影响着夜间门诊能走多远 。 《三级甲等医院运营模式探讨》中提到在夜间开设多个科室要求医院有足够的病源以保障收支平衡 。 不同于白天的人头攒动 , 夜间的门诊可能遇到空空荡荡的场景 。
徐丽平时白天半天的门诊量最多在40~50人 , 她一年的夜间门诊经历里「最多的时候遇到3个人 , 还是在5点半刚出头一些就来了 。 晚上病人不多 , 我大部分时间在门诊干坐着 。 」
达到减少就诊排队时间、有更多时间选择等便利的方式应是合理增加门诊时间而不是无限扩张 。 在白天门诊已经基本满足当地就医需求的情况下 , 徐丽感到一种资源的浪费 , 「周末白天已经加了门诊 , 而且检验 , 取药都没问题 , 患者可以在这部分休息时间来」 。
即使有足够的病源 , 安排的混乱也会导致没有起到分流的作用 。 前几年 , 李华所在的科室曾因为病人过多要求晚上加班2小时 , 「没什么人知道大家还是挤在白天来」 , 夜间的门诊维持了一个月就不了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