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送子爷爷”王成荣:从医68年 是“待机时间”最长的中医妇科专家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曾亚张焱
“王爷爷来了 。 大家请按顺序就诊 , 不要拥挤……”
盛夏7月 , 成都市四道街两旁间或一株高大的银杏树上 , 知了不倦地叫着 , 再远些片片银杏掩映中的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 就有了些古朴的况味 , 大家口中的“王爷爷” , 每周会有三个半天的门诊 , 慕名而至的人们 , 都虔诚地称他为“送子爷爷” , 他 , 就是已94岁高龄、从医68年仍然坚守一线的中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王成荣 。 据不完全统计 , 从业至今 , 有近40万不孕不育患者得到了王老的诊治 , 按70%有效率保守估计 , 至少超20万个家庭因其诊治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 其“待机时间”之长 , 诊疗成果之丰 , 不由人不肃然起敬 。
94岁“送子爷爷”王成荣:从医68年 是“待机时间”最长的中医妇科专家
文章图片
感恩:服务好患者 , 回报党恩
1954年8月 , 四川医学院(现华西医科大学)妇产科系毕业后 , 王成荣在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参加工作 , 开启了他在妇科专业领域的探索之路 。 1956年8月 , 他接受组织安排 , 参加了全国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 3年后 , 他以优异的成绩结业 , 并获得由卫生部授予的“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金盾奖章和奖状 。 王老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西学中”妇科专家 , 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 , 据不完全统计 , 从业至今 , 有近40万不孕不育患者得到了王老的诊治 , 按70%有效率保守估计 , 至少超20万个家庭因其诊治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 因此被人们亲切称为“送子爷爷” 。
94岁“送子爷爷”王成荣:从医68年 是“待机时间”最长的中医妇科专家
文章图片
94岁“送子爷爷”王成荣:从医68年 是“待机时间”最长的中医妇科专家
文章图片
“我是由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本科学历西医 , 又是被选派带薪参加全国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专题学习中医两年半的中西医结合医生 。 党和国家培养了我 , 就是要我们服务好患者 , 我也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回报党的恩情 。 ”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妇科专家王成荣告诉采访人员 。
坚守:“待机时间”最长的妇科专家
在业内 , 王成荣被称为西南地区“待机时间”最长的妇科专家 , 虽已94岁高龄 , 依然坚持每周3个半天门诊 。 因为担心患者等候时间过长 , 王成荣每次坐诊都会提前十多分钟开诊;他看到从外地来的患者来一次不容易 , 因此即使过了下班的时间 , 他都要看完最后一位患者才离开 。 “第一次来找王爷爷看病是2018年 , 当时我25岁 , 是因为长期痛经;今天是第3次来 , 是因为备孕前调理身体 。 王爷爷在陪着我长大......王爷爷非常有耐心 , 他会认真细致、不厌其烦回答患者的每一个问题 , 94岁高龄依然坚持坐诊的精神也令人敬佩 。 ”一位候诊患者对采访人员说到 。
王成荣非常注重发挥中药“简、便、廉”的特色 , 他开的中药汤剂处方往往只有几味药 。 用药时优选效优价廉药物 , 处方时尽量精简组成 , 已有检查结果有参考价值就不再重复检查 。 68年如一日 , 王成荣老专家时时处处为患者着想 , 最大努力降低患者诊疗费用 。 他常对学生们讲 , “病人得病已经很痛苦了 , 不能再增加经济负担 。 ”
奉献:用行动践行初心和信念
坐诊时 , 一支笔、一杯水、一个笔记本和一叠病例是王成荣医案桌上的标配 , 检查单、化验单、病例书......一字一行王老都看得十分细致 。 看诊时 , 王老轻声细语 , 仔细询问 , 更像是自家长辈对晚辈的叮嘱 , 在几十年的从医生涯里 , 王成荣始终视患如己 。
王老曾因眼睑板癌做了手术 , 不能长时间看东西 。 为了不影响出诊 , 王老每晚至少要用一个小时 , 在放大镜下清除眼部汗毛;由于经常不能按时就餐 , 王老患上了严重的胃病 , 但王老从没有改变提前下过班 。 他告诫自己的弟子 , 一定要一心一意服务患者;2021年初 , 94岁高龄的王老因胸椎压缩性骨折卧床不起 , 为了不耽误给已经预约门诊的患者诊病 , 他坚持在接受基础固定下上完门诊后才住院治疗 , 三个多月后 , 他便带着腰围恢复了一周三个半天的门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