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国际学科建设、打造“医患合一”服务体系,盈康一生发力康复学科

“9个月实现盈亏平衡;每年收治住院患者近6000人;600张床位使用率在97%……”
这是上海卫健委批准的一家按三级康复医院设置的集临床与康复于一体的非营利性康复医院上海永慈康复医院取得的成绩 。
在过去五年中 , 这家康复医院的康复学科建设屡获殊荣 。 而在它的发展背后 , 离不开的是盈康一生医疗平台(以下简称为“盈康一生”)背后的支持 。
紧跟国际学科建设、打造“医患合一”服务体系,盈康一生发力康复学科
文章图片
康复人才稀缺 ,
学科建设仍有差距
要了解盈康一生在康复学科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 或许我们不得不回到康复学科如今的发展与痛点中去 。
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 并在80年代以后蓬勃兴起 。 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 , 加速了整个社会对康复医学的认知 。 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深(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 , 占18.70% 。 其中 , 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 , 占13.50% 。 与2010年相比 , 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 ,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 , 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医疗需求本身的增加 , 也使得功能康复等日益得到重视 。
但是在取得一定发展同时 , 我国康复学科发展面临的痛点亦很明显:
首先是人才的欠缺 。 当前康复学科领域 , 面临专业人才不足、培养不规范 , 并且缺乏能与国际接轨的临床型专科康复医师和大学本科及以上康复治疗师的培养和认证体系等诸多问题 。
此前出台的《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提及要“力争到2022年 , 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0人;到2025年 , 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 。 而目前 , 与目标相比 , 我国康复执业(助理)医师(现有4.6万人)缺口达3.9万人;康复治疗师(现有近6万人)缺口达8.1万人 。 本身欠缺规范培养体系叠加人才的紧缺加剧了这一问题的矛盾 。
其次是康复学科建设的落后 。 学科建设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旧存在一定差距 。 一方面与海外康复学科建设、康复理念理解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 , 国内康复设备领域 , 如磁刺激康复医疗器械和康复机器人等相关领域创新产品在陆续落地发展中 , 而海外相关领域产品已发展较为成熟 。
另外需要补充的一点是 , 由于康复学科建设以康复医院为依托 , 康复医院在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可能还面临其他诸多痛点:例如康复学科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不足、人才积极性调动不足等问题 。 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康复医院康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
发力“医患合一” ,
紧跟国际康复学科建设
面对康复学科建设存在的上述痛点 , 盈康一生则选择了从以下两个角度发力 , 让医院可以持续提升康复学科建设能力 。
从学科建设层面来看——
从成立初 , 盈康一生旗下永慈康复医院便以重症康复医疗为特色 , 将现代康复技术与临床医学、传统医学紧密结合 , 开设了传统中医治疗、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和精神心理咨询等 , 为各类患者提供从急性期抢救、疾患早期干预到中后期康复治疗的全面医疗服务 。
一方面 , 盈康一生发力重症康复 , 重点围绕临床心血管科、呼吸科、神经科等展开了学科建设 , 通过打牢学科建设根基 , 促进着重点学科优势发展 。 彼时 , 大部分医院往往欠缺提供重症患者康复的能力 。 而永慈康复医院依托本身经验丰富的部队退役专家教授 , 确保了重症康复学科的建设及快速拓展 , 并先后成立了重症康复、脱机中心、脑意识障碍等差异化的明星专科 。 例如 , 在重症康复领域中 , 心肺康复无疑是其前沿 。 针对心肺康复的呼吸机脱机治疗更是重中之重 。 永慈康复医院则率先打造了全国首个呼吸机脱机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