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将至 做好五件事小病小痛不缠身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中国中医药报
三伏天将至 做好五件事小病小痛不缠身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三伏天过不好 , 就很容易生病 , 在人体内留下病根 , 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等 。 三伏天即将到来 , 掌握五个养生要点 , 助你健康过伏天 。
防暑气
中医认为 , 夏季暑气盛行 , 侵入人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 , 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 , 如果不及时补充津液 , 会出现高热、烦躁、头晕、头痛、胃口不佳 , 甚至神志昏迷、血压下降 。
建议:户外活动避免太阳直接暴晒 , 赤膊烈日下工作 , 容易灼伤皮肤、中暑 。 中午12点到下午3点是最容易中暑的时间段 , 尽量减少外出 。 及时补水 , 少量多次 , 加强房间通风、降温 。
防寒气
夏季不仅需要防暑 , 防寒同样重要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 如今面对炎炎夏日 , 人们有了空调、冰箱等“避暑神器” , 吹空调纳凉、吃冷饮无度 , 时间长了中气内虚 , 风寒趁虚侵袭导致疾病 , 以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胃肠不适、腹痛腹泻等为主要症状 , 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较弱的人群要尤为当心 。
建议:夏季饮食不应过度贪凉 , 要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 , 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 使用空调、电扇应有所节制 , 温度不应过低 , 最好将其控制在26度左右 , 而且不能直吹头部 。
防湿气
夏季雨水多 , 湿气较盛 , 淋雨、涉水或洗澡时身体最容易被湿邪趁虚而入 。 加上平时吃东西的时候不太注意 , 爱吃肥甘厚腻的食物 , 过食生冷寒凉 , 容易造成脾失健运 , 最后导致湿气内生 。 湿气在体内滞留时间太久 , 往往会出现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皮炎湿疹、精神萎靡、四肢乏力、大便不成形 , 甚至诱发关节炎等健康问题 。
建议: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 , 在阴雨天要注意关闭门窗 , 天晴后及时开窗通风 , 室内湿度太大 , 可以使用空调除湿模式或除湿机以去除湿气;合理饮食 , 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外出时要携带雨具以防淋雨 , 出游时不要坐在阴冷潮湿的地方 。
养阳气
阳气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 , 更是我们身体充满活力的源泉 。 历代养生家都对阳气非常的重视 , 认为机体阳气充沛 , 才是健康又长寿的前提 。 夏季人体内的阳气最为旺盛 , 然而由于无节制地吃冷饮、吹空调 , 过度贪凉 , 也会伤到阳气 。
建议:晚睡早起 , 避免熬夜;饮食以清淡为主 , 不要贪凉 , 多吃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 少吃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夏季肠道感染病高发 , 注意饮食卫生 , 减少在外用餐;坚持体育锻炼 , 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 但是锻炼要注意避开高温时段 , 避免剧烈运动 , 老年人不妨选择打八段锦 。
养脾胃
很多人在三伏天受到“苦夏”的困扰 , 口淡乏味 , 食欲不振 。 因此 , 养护脾胃也是夏季养生的重点 。
三伏天将至 做好五件事小病小痛不缠身】建议:夏季饮食宜“省苦增辛” , 适量食用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 , 以清泄暑热之气 , 但不可食苦过度 , 以免损伤脾胃之气;还可适当吃一些味辛健脾的食物 , 如葱、姜、香菜、荠菜等 , 不仅可以醒脾健脾 , 还能增进食欲 。 同时适量吃些酸咸之物 , 达到敛汗护阴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