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换个马甲的热射病,再怎么包装都没用

中暑|换个马甲的热射病,再怎么包装都没用

文章图片

中暑|换个马甲的热射病,再怎么包装都没用

文章图片

中暑|换个马甲的热射病,再怎么包装都没用

文章图片

中暑|换个马甲的热射病,再怎么包装都没用

文章图片


严格地讲 , 中暑 (heat stroke) 乃一组疾病的统称 , 是指在高温环境下或剧烈体力活动中因“热\"的作用而发生的一系列急性病状故称为“急性热致疾病\" 通常 , 将热痉挛 、热衰竭、热射病( heat stroke )、日射病等均包括在中暑一词的概念内 。

中暑既是民间俗称又是热射病的同义词 , 有人更以发病前病因学条件之不同 , 将其分为剧烈运动性或体力活动性中暑 及生活性或传统性中暑 两类 。

一开始身体会觉得热、皮肤乾躁发红、心跳过快、呼吸过快、低血压;情况继续恶化时会发生热的调节机能失效 , 身体体温上升很高 , 无法流汗、头痛、头昏、噁心、呕吐、视力障碍 , 多个器官衰竭、神智混乱、定向力变差、以及昏迷、抽筋 , 严重的话会发生脱水、急性肾脏衰竭、心律不整、横纹肌溶解症、肝脏损伤、休克、抽筋、昏迷 , 甚至死亡等状况 。

【中暑|换个马甲的热射病,再怎么包装都没用】中暑是一种古老的疾病 , 危害早已被人们所认识 。 公元前二十四年罗马人 Aeluer Galee 带领一支探险队进入阿拉伯地区后 , 全体成员都因中暑而死亡 。1743年7月14~25日 北京热浪期间因中暑而死亡者竟达一万一千人 。

1934 年南京气温 ≥35度的天气长达51 天 , 最高气温记录为 43度 。 尽管各医院日夜进行急诊抢救 , 但热浪还是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 。
1961 年在麦加朝圣者中发生大量中暑病人 , 发病率为1.18% 。

其他一些城市在最近的几十年中也屡遭热浪的突然袭击 , 如天津1955年7月22~26日日均气温高于35度、武汉 1971年7月和1978年7月平均气温高于36度 , 往往是发病人数集中 , 病情严重 , 死亡率高 。

一般大城市 , 城区里除来自太阳的直接辐射外 , 还有灯光和墙壁来反射热量 。 拥挤的人口 , 繁忙的交通 , 众多的工厂以及大量能源消耗都会产生热 。 树木稀少 , 通风不良 , 散热差都是造成中暑病人较多的一个原因 。

热浪来袭时 , 老年人 , 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首当其冲 , 成为中暑的诱发因素 。

治疗中暑的“黄金治疗期”是病发后的前两个小时 , 若未能在两个小时内得到适当的治疗 , 再往后的效果是非常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