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为什么这么凶?瑞金医院胰腺中心早筛探索:在极短窗口期“揪出癌王”

胰腺癌为什么这么凶?瑞金医院胰腺中心早筛探索:在极短窗口期“揪出癌王”
文章图片
防治肿瘤 , 已引发全球医学界的关注 , 在相关防治政策下 , 一些肿瘤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 但有一种癌症的全球发病率都在持续上升 , 它就是胰腺癌 。 更要命的是 , 因其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 , 80%的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 生存期变得十分有限 。 凡此种种 , 胰腺癌得名“癌王” 。
近日 , 国际胰腺病学会(IAP)举办2022年年会 , 作为胰腺疾病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之一 , 世界各地的胰腺病学专家针对胰腺疾病各领域进行汇报 。 本次年会上 , 来自中国胰腺疾病研究重镇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胰腺中心作了题为《通过cfDNA甲基化进行胰腺癌早期检测及风险分层》的汇报 , 其对胰腺癌早期检测进行的重要探索 , 为早期发现胰腺癌、争取治疗机会带来新希望 。
胰腺癌诊治领域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胰腺疾病研究所所长沈柏用教授接受采访人员专访 。
癌中之王:
留给早期发现的窗口期非常短
胰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癌种之一 , 约90%的胰腺癌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PDAC) 。 近十年来 , 其发病率逐年增高 。 遗憾的是 , 绝大多数胰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 。
“胰腺癌的发生越来越多 , 背后因素很多 , 简言之 , 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好了 , 吃得好了 , 活得长了 , 胰腺癌相应变多了 。 ”沈柏用教授称 , 胰腺癌发现时的大致比例是:20%是早期 , 40%是中期 , 40%是晚期 。 只有20%也就是早期患者 , 还有机会手术 。 中晚期患者不仅失去了手术机会 , 其他治疗手段亦效果有限 。
为什么胰腺癌发现时中晚期比较多?为什么不能早点发现?
沈柏用教授分析 , 因为胰腺癌的发病很隐秘 , 它是一个后腹膜器官 , 不大容易被发现 。 其次 , 胰腺癌的自然病程非常快 。 从发生癌变到最后患者离开这个世界大概是一年半的时间 , “所以 , 留给我们早期发现的窗口期就非常短 。 这就造成了目前胰腺癌不如人意的治疗效果——全世界得胰腺癌的人 , 能活满一年 , 我们称之为一年生存率 , 约是20%;五年存活率约是7% 。 可以看到 , 胰腺癌总体上是一个治疗效果非常差的癌种 , 我们称之为癌中之王 。 ”
沈柏用教授称 , 胰腺癌的恶性程度、凶险程度主要由三方面因素构成:
第一就是早诊率非常低 。 比如 , 当一个人出现血糖变化时 , 不一定会想到胰腺癌 , 大部分人会去看内科 , 吃药、打胰岛素 , 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做CT , 所以早期诊断很容易漏 。 当一个人得了胃癌或肠癌 , 会看到大便有血 , 但胰腺癌没有非常特异的临床表现 , 早期发现很难 。
第二是胰腺癌的解剖结构非常复杂 。 胰腺癌的手术在整个普外科中 , 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 , 因为这个手术极其复杂 。 举例说 , 胰头癌手术要切除1/4的胃、十二指肠、胆囊、总胆管和胰腺头部 , 还要重建胰腺与小肠、小肠与胆管以及小肠与胃 , 是非常复杂的手术 。 此外 , 胰腺部分本就是一个非常小的空间 , 周围又密布重要管道 , 比如肠系膜上动脉 , 一旦侵犯 , 不能切除 , 一切 , 小肠全坏死;腹腔肝侵犯了 , 也不能切 , 一切 , 肝脏没血了 。 所以 , 这个手术的复杂性就造成它的切除率非常低 。
第三就是胰腺癌目前对化疗的敏感在20%左右 , 且没有非常好的靶向药物用以治疗 。 所以总体来看 , 胰腺癌的治疗效果非常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