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拯救数亿人的医学巨擘,也是把活人当成病毒培养皿的恶魔

本文作者:采人
海面上 , 一艘船只正在横跨大洋 。
船内 , 几个孩子簇拥着哭泣 。 其中两个孩子的手臂上 , 排列着多个脓疱 。 医生不顾孩子的哭喊 , 用针头挑破脓疱 , 挤出脓液 , 又让另外两个健康孩子把手臂紧贴到上面 , 让脓液沾到皮肤上 。
这些孩子 , 被船上的医生称为「疫苗冰箱」 。
在没有冰箱、没有无菌环境的情况下 , 这些孤儿变成了医生们「存放天花疫苗」的承载方法 。
当孤儿变成「疫苗冰箱」
天花 , 18世纪时最令人闻风丧胆的疾病 , 曾剥夺全球数亿人的生命 。 在欧洲 , 每年有约40万人因天花死亡 , 超过三分之一的幸存者留下毁容般的疤痕 。 其中 , 儿童的死亡率高达72%左右 。
他们是拯救数亿人的医学巨擘,也是把活人当成病毒培养皿的恶魔
文章图片
他们是拯救数亿人的医学巨擘,也是把活人当成病毒培养皿的恶魔
文章图片
(图片可能引起不适可滑动查看)感染天花的孩子图源:WHO
不过 , 在天花席卷数年后 , 人们发现:已经感染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 , 由此产生「免疫」的概念 。 1721年 , 美国医生博伊尔斯顿(ZabdielBoylston)做出尝试:他将针头插入感染者身体的脓疱中 , 然后将感染的针头刮过健康人的皮肤 , 试图建立免疫 。
这种行为并没有安全性能予背书 。 最后 , 他选择用自家的两个黑奴做实验 。
结果可喜 , 两个黑奴的确建立了免疫 , 但这种「人传人」的免疫方式还是具备危险性 , 医生们开始寻求更优解法 。
来自英国的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EdwardJenner)多年以来一直听说 , 奶牛场女工患牛痘后 , 自然而然就免受天花感染 。 于是他大胆猜测:牛痘不仅可以预防天花 , 或许也可以作为免疫机制 , 像病毒一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
与博伊尔斯顿类似 , 詹纳医生也首选家中的奴役做试验 。 他选择是家中贫穷园丁的儿子——一个健康的8岁男孩 。
1796年5月14日 , 詹纳医生从当地一位感染牛痘的奶牛女工手臂上提取物质 , 注射到这个8岁男孩身上 , 随后男孩发起高烧 。 在经过痛苦的两周后 , 男孩恢复了 。 之后詹纳反复给男孩接种天花病毒 , 男孩都没有感染 。 就此 , 「天花疫苗」初步形成 。
他们是拯救数亿人的医学巨擘,也是把活人当成病毒培养皿的恶魔
文章图片
詹纳给男孩接种的画像(ErnestBoard绘制)图源:wikipedia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整个欧亚大陆 , 「天花疫苗」(牛痘病毒)被多个国家引进 。 西班牙医生弗朗西斯科(FranciscoJavierdeBalmis)受西班牙国王之托 , 带着牛痘病毒远征至南美洲的殖民地 , 给当地人接种、同时检测疫苗的有效性 。
船只要横跨大西洋 , 至少需要数月的时间 , 在没有冷藏、无菌的年代 , 病毒在体外难以存活 , 「该用什么方法保存」是个难题 。 弗朗西斯科最初考虑用两片载玻片夹紧牛痘病毒 , 以「真空」的方式携带 , 但也担心等到美洲后病毒失去活性 。
最终弗朗西斯科想到一个办法:用人体当作疫苗的「保鲜柜」 。
可想而知 , 并没有人愿意被感染牛痘 。 于是 , 弗朗西斯科挑选了22名年龄在8~10岁、没有感染过天花病毒、也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健康儿童 , 这些孩子或是婴儿时期就被家人丢弃、或是被家人以低廉价格卖给弗朗西斯科 。 孩子们本身对感染并没有概念 , 也没有人给他们解释 。
他们是拯救数亿人的医学巨擘,也是把活人当成病毒培养皿的恶魔
文章图片
弗朗西斯科的航行路线图源:wikipedia
上船以后 , 弗朗西斯科每10天用牛痘感染两个孩子 , 从他们的脓疱中提取脓液 , 再感染两个孩子 , 依此类推 , 直到船到达美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