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5人患同种罕见病 同济医院呼吸内科罕见病MDT团队一站式解决疑难病症

家族5人患同种罕见病 同济医院呼吸内科罕见病MDT团队一站式解决疑难病症


7月25日 , 33岁的杜女士(化名)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罕见病MDT门诊拿到了家族6人的基因诊断结果 , 5人携带罕见病基因突变 。
今年2月 , 杜女士参加单位体检 , CT检查后发现有气胸合并肺大疱 , 她随即在外院做了胸腔闭式引流术和肺大疱切除术进行治疗 。
“气胸会遗传?”杜女士对于气胸与肺大疱这两种疾病并不陌生 , 家中母亲和7兄妹中已有5人先后发病 , 其中一人已不幸离世 。 抱着疑问 , 她决定到同济医院呼吸内科罕见病MDT门诊看诊 , 寻找答案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谢敏教授说 , 杜女士的血常规、生化、抗核抗体检查指标无明显异常 , 但是查体发现 , 手臂皮肤多发白色丘疹 , 考虑到“家族性” , 很快联想到了肺多发囊性疾病中的多个可能疾病 , 并重点关注以遗传性肺大疱伴有皮疹为特征的BHD综合征 。
于是 , 呼吸罕见病MDT团队帮杜女士申请了中国罕见病联盟公益基金的罕见病基因检测 , 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检出第17号染色体卵巢滤泡刺激素FLCN基因突变 , 最终确诊杜女士患有Birt-Hogg-Dubé综合征(BHD综合征) 。
BHD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以肺部囊状改变、皮肤良性肿瘤及多种类型的肾脏肿瘤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肺部是常见的受累脏器 , 通常无临床症状 , 具有自发性、复发性气胸的风险 , 其气胸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的50倍;还会伴有面部、颈部及上躯干的皮肤损害 , 如毛盘瘤和软垂疣等纤维毛囊瘤;肾脏肿瘤的发生率为34% 。
随后 , 在谢敏教授的帮助下 , 历时5个月杜女士的家族中有6人完成相应的基因变异位点检测 , 发现5位都携带罕见病基因突变 。 其中一位家人携带基因暂未出现症状 , 但经过CT检查 , 发现肺部已出现肺大疱 。
谢敏介绍 , 罕见病虽罕见 , 但治疗不能罕至 。 虽然目前针对BHD综合征的治疗和预防尚无有效方法 。 但同济医院呼吸内科罕见病MDT团队可通过早期筛查、定期随访 , 及时、针对性进行措施干预 , 缓解病情 , 减少损伤 , 提高生活质量 , 防范意外猝死 。 MDT团队还通过微信随访 , 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解读检查结果、指导用药、提醒复诊等 , 对罕见病患者进行全病程“一站式”管理 。
现在MDT团队已为杜女士及家人的病情制定了综合管理和治疗的干预方案 , 并为家族后代的预防制定了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预案 。
【家族5人患同种罕见病 同济医院呼吸内科罕见病MDT团队一站式解决疑难病症】谢敏说 , 早筛早查早治仍是罕见病防治的最优、最有效手段 。 罕见病要从源头进行防控 , 在常见呼吸疾病中发现异常征象 , 对家族聚集性发病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 积极进行罕见病筛查 , 充分应用二代测序基因检测、生物标志物检查等多种手段 , 将大大提高呼吸罕见病的诊断水平 。 随着医疗技术在不断创新 , 现在还可以通过辅助生育技术彻底阻断BHD在后代中的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