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一个奇妙的良方,对证用药挽狂澜( 二 )


对于苏合香丸的中药 , 有一些中药颇为奇妙 , 尤其是君药 。 比如苏合香 , 《本经逢原》指出 , “能透诸窍脏 , 辟一切不正之气 , 凡痰积气厥 , 必先以此开导 , 治痰以理气为本也”;比如安息香 , 《本草便读》指出 , 安息香“治卒中暴厥 , 心腹诸痛”;比如麝香 , 《本草纲目》指出 , “麝香走窜 , 能通诸窍之不利 , 开经络之壅遏 , 若诸风、诸气、诸血、诸痛、惊痫、癥瘕诸病 , 经络壅闭 , 孔窍不利者 , 安得不用为引导以开之、通之耶”?比如冰片 , 《本草便读》指出 , “凡一切风痰 , 诸中内闭等证 , 暂用以开闭搜邪” 。 不难看出 , 苏合香所选的君药 , 真是效果杠杠的 。

苏合香丸的方源 , 在过去一段时间 , 大多都认为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但是随着的文献的研究发现 , 其实早在《外台秘要》中记载的“吃力伽丸”与《局方》所载的苏合香丸的用药、主治、用法基本相同 , 唯一不同的是 , 《外台秘要》所载的“吃力伽丸”的药量比《局方》所载的苏合香丸要大 。 而《外台秘要》所载的“吃力伽丸”并非唐代名医王焘自创 , 而是引自《玄宗开元广济方》(简称《广济方》)[1
。 但真正把“吃力伽丸”更名为苏合香丸的并不是《局方》而是《苏沈良方》 。 自此之后 , 这个温开一宝就再也没有使用过“吃力伽丸”的名称了 , 而是以“苏合香丸”广泛流传于人世间 。 到了当代 , 中医制剂的能力逐渐提升 , 将全方中的犀角更改为水牛角浓缩粉 , 并精简药味 , 改进剂型 , 冠心苏合丸、麝香保心丸、苏冰滴丸、宽胸丸、宽胸气雾剂等当代中成药 , 都是苏合香丸的化裁中成药 。
对于苏合香中的一众中药 , 有两味中药需要了解一下 , 第一个是吃力伽 , 第二个是青木香 。 这个所谓的吃力伽 , 究竟是什么中药?要说它的另外一个名字 , 估计十有八九都知道 , 它就是白术 。 《本草纲目》“术”的条目下的“释名”一项中记载 , “吃力伽(日华)” , 按照《本草纲目》的意思 , 那就是说《日华子本草》曾对白术有过“吃力伽”的别名记录 。 那么 , 青木香呢?《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木香是菊科植物木香 , 而青木香是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根 。 那么 , 这里到底是马兜铃科的还是菊科的?有医者指出 , 古时的青木香实为今日之广木香 , 而今日之青木香则为马兜铃根[2
。 也就是说 , 苏合香丸里的青木香 , 实际上是菊科植物木香 , 而非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根 。
苏合香丸的功效主治 , 其实是相当广泛的 , 但是古今也有一些不同 。 《外台》《局方》所载基本相似;到了《世医得效方》《证治准绳》等都对原方主治有了一些新的拓展 。 不过 , 现代一般主要针对病机 , 只要病机合符 , 是可以发挥“异病同治”的效能的 。 对于苏合香丸的加减化裁 , 由于是丸剂 , 如果不改为汤剂的情况下 , 可以采用小方煎汤送服的方式 , 来实现对证用药 。 如脉弱体虚的人群 , 可以用人参煎汤送服苏合香丸 , 可以起到扶助正气、防止外脱的作用;如果是中风痰壅的人群 , 可以用姜汁、竹沥送服 , 可以起到增强化痰的作用;如果是癫痫痰迷心窍的人群 , 可以用菖蒲、郁金煎汤送服 , 可以起到化痰开窍的作用 。

对于苏合香丸的现代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 但是对它的药理研究还是略显不足 。 就目前来说 , 苏合香丸的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血小板凝集 , 保护心肌 , 抑制血管收缩 , 抗炎镇痛等方面[3
。 作为温开的急救良药 , 现代药理应当进行深入研究 , 但目前来说 , 药理研究对苏合香丸来说是十分单薄的 , 远不及凉开三宝中的安宫牛黄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