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功能性饮料火爆「出圈」的背后 是消费者一味跟风 还是真的物尽其用

本文转自:华商网
特色功能性饮料火爆「出圈」的背后 是消费者一味跟风 还是真的物尽其用
文章图片
透过简约的瓶身包装就可以看到一整根人参放在一整罐瓶装水里 , 带给消费者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整根人参的“壕无人性” , 还有营养丰富的视觉冲击 , 这就是新晋网红饮料“一整根熬夜水” 。
年轻消费者正在成为功能性饮料消费的主力
根据官方说法 , “一整根”可以为经常熬夜的年轻人提供能量补充 , 具有益智、明目、除邪气、止惊悸、定魂魄、安精神 , 调节肌体新陈代谢等功效 。 虽然市场定价20元 , 但由于人参的稀有、昂贵的效应加持 , 一经上架便在电商平台上迅速售罄 , 6瓶整装的“一整根熬夜水”月销量也已超3000件 。 创始人唐飞表示 , “一整根熬夜水”迎合当下人们健康消费趋势 , 其销量可观 , 也代表着功能性饮料在未来 , 将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商业区域 。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休闲养生 , 疫情的出现也使得提高体质、增强免疫力成为了人们的日常追求 。 因此主打养生、健身、补充营养的功能性饮料市场便顺势蓬勃发展 。
功能性饮料 , 顾名思义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人体功能的饮料 , 其可分为运动饮料、能量饮料和其他有保健作用的饮料 。 据相关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底 ,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约为1402.7亿元 , 同比增长14.6% , 其中 , Z世代年轻消费者正在成为功能性饮料消费的主力 。
时值夏天 , 正是暴汗能量流失较快的季节 , 消费者购买的多了 , 也就促使功能性饮料品牌竞争更为焦灼 , 除矿泉水外 , 功能性饮料业成为夏季里最为畅销的饮料品类之一 。
虽然 , 目前我国的功能性饮料市场还远不如国外 , 但可以观察到的是 , 国内功能性饮料市场已经“蠢蠢欲动” , 借势而上 。
特色功能性饮料“出圈”
持续拓宽行业赛道
要问今年夏天最火爆的饮品是什么 , “一整根”绝对榜上有名 , 用不到一万元的营销达到日产10瓶的产量 , “一整根”饮品的爆火背后有着其“顺势而生”的智慧 。 要问当下年轻人最发愁的问题是什么 , 除了学业、工作、爱情之外 , 要论身体二字 , 从“保温杯里泡枸杞”到“熬最狠的夜吃最好的保养品”这些无疑不反映了当下年轻人的“养生”观 , 而“一整根”主打的就是“轻养生”这个招牌 , 从营销时选择的“熬夜水”这个标志 , 到外包装的“人参”形态 , 以及“人参进瓶”的设计这些都降低了年轻人的理解成本 , 把“养生”这两个字表述得明明白白 。
针对功能性饮料“一整根”的爆火 , 借势而生是“一整根”火起来的秘诀 , 其成功并非依赖长期深思或海量调研 , 而更像一场灵感的迸发和直觉的胜利 。 华商报采访人员采访西安唐久便利超市工作人员获知 , 由于“一整根”单价高 , 所以很多顾客多为尝鲜购买而不会长期购买 , 超市则一般只进一批货 。
如何使功能性饮料变为受众长期购买的品牌 , 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 更值得关注的是 , 当下养成年轻化已成值得研究且投入的重要赛道 , 其中一定会诞生更多有格调的消费新品 。 潮流是破圈方式 , 而功效才是立身之本 , 单品爆火容易 , 而如何打造一个长久的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市场火爆的背后
功能性饮料作用究竟如何
从市场再回到消费者本身 , 功能性饮料爆火的背后 , 是消费者一味地跟风还是真的物尽其用?
对此 , 华商报采访人员采访到陕西省营养学会运动营养分会主任委员、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副院长刘军教授 , 向我们客观地分析功能性饮料 。 刘军表示如运动强度较大失水超过体重2%时建议补充运动饮料纠正电解质紊乱 , 而如果只是普通锻炼则补充普通白开水即可 , 尤其是针对糖尿病、心脏病患者不专业的补充 , 还有可能过多摄入糖和钠等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