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经络穴位,一日一学——下巨虚,主治胃肠病症

【按摩|经络穴位,一日一学——下巨虚,主治胃肠病症】按摩|经络穴位,一日一学——下巨虚,主治胃肠病症

文章图片

按摩|经络穴位,一日一学——下巨虚,主治胃肠病症

文章图片


下巨虚穴
【命名】下 , 下部也 。 巨 , 范围巨大也 。 虚 , 虚少 。 本穴物质为胃经上部足三里穴及下部胃经诸穴汇聚而成 , 为天之上部的水湿云气 。 由于气血物质位于天之上部 , 天之下部的气血物质相对虚少 , 故名 。

【精确定位】在小腿外侧 , 犊鼻下9寸 , 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
【自我取穴法】 坐位屈膝 , 足三里向下6寸凹陷处 。

【主治】胃热、腹痛 , 泄泻痢疾 , 下肢痹症 , 足痿 , 乳痈 , 癫痫 , 小腹痛 , 寒热身痛 , 暴惊狂言 , 气逆 , 转筋 , 胫重 , 足跗不收 , 跟痛 。

【配伍应用】
配上巨虚穴、天枢穴主治便秘;配天枢穴、气海穴主治腹痛;配阳陵泉穴、解溪穴主治下肢麻木;配下廉穴、丘墟穴、侠溪穴、照海穴主治胸胁满引腹 。
【一穴多用】
1.按摩:用大拇指按揉200次 , 用于治疗小腹痛 。
2.艾灸: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 , 可用于治疗泄泻、睾丸痛 。

小贴士:三伏正值长夏季节 , 中医认为长夏属土 , 最宜养脾 。 可以多吃些健脾养胃的食物 , 例如山药、大枣、粳米、牛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