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气血俱虚怎么办?一个奇效良方,补虚力强,还抗疲劳、降血糖( 二 )


而对于饴糖 , 也是颇为奇妙 , 虽然在《神农本草经》中没有记载饴糖 , 但是《名医别录》中却已收录 , 虽然当初对饴糖的功效仅仅停留在“主补虚乏 , 止渴 , 去血”的方面 , 但是经过医圣张仲景对饴糖的运用之后 , 历代医家对饴糖的研究也依然没有停止脚步 ,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饴糖“补虚冷 , 益气力 , 止肠鸣” , 五代时期的日华子说饴糖“益气力 , 消痰止嗽 , 并润五脏” 。 所以 , 饴糖的作用不可忽略 , 诚如清代名医邹澍所说 , “无饴糖即不名建中” , 又如清代名医莫枚士所说 , “所以名建中者 , 有胶饴也” 。
无论是小建中汤 , 还是黄芪建中汤 , 还有一味中药很特殊 , 它就是芍药 。 那么 , 芍药在黄芪建中汤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角色呢?有医者指出 , 芍药其作用不仅仅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 , 而是取其柔肝、和营血而止腹痛[1
。 而对于芍药的用途 , 如果翻阅古代本草典籍 , 可以发现更多奥秘 , 《神农本草经》中指出 , 芍药“除血痹 , 破坚积” , “止痛” , “益气”;《名医别录》认为芍药“通顺血脉 , 缓中 , 散恶血 , 逐贼血”;《医学启源》认为芍药“安脾经 , 治腹痛 , 收胃气 , 止泻利” , “固腠理” , “补脾胃” , “和血” , “泻肝” 。 综合古典本草医籍 , 不难发现 , 芍药这么奇妙 , 不仅很对桂枝汤的胃口 , 也对建中汤的胃口 。

对于黄芪建中汤 , 《金匮要略》对它的主治说的很简洁 , 一言以蔽之 , “虚劳里急 , 诸不足” , 可别小看这么几个字 , 尤其是“诸不足”三字气象万千、奥妙无穷 。 对于黄芪建中汤的妙用 , 有医者指出 , 黄芪建中汤 , 暖培卑监 , 中州得运 , 治疗脾胃疾病;密墙固垣 , 中宫无失 , 治疗多汗类疾病;运轴行轮 , 建中补虚 , 治疗虚劳性疾病;培土生金 , 膻中气定 , 治疗肺系疾病;温阳散寒 , 胞中得暖 , 治疗妇科疾病;补气生血 , 脉中血行 , 治疗痹证[2

黄芪建中汤的药理和实验研究也在逐步深入 , 从最初的抗消化道溃疡 ,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3
;再到对脾胃虚寒型消化道溃疡的治疗作用 , 对胃炎的治疗作用 , 镇痛、抗疲劳、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4
。 随着近年来对黄芪建中汤的实验研究 , 发现黄芪建中汤对胃溃疡的影响 , 对胃酸分泌的影响 , 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 抗慢性阻塞性肺病作用 , 降血糖 , 抑制肿瘤转移 , 抗衰老、抗氧化 ,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对脾虚的影响[5
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
对于黄芪建中汤的的现代临床应用 , 也是犹如雨后春笋一般迅猛发展 , 比如黄芪建中汤可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汗证 , 带下症 , 过敏性鼻炎 , 顽固性口腔溃疡[3
;胃窦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溃疡病以及胃脘痛、消化性溃疡、胃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血卟啉病[6
;虚劳 , 气虚发热 , 泄泻 , 盗汗[7
;慢性浅表性胃炎 , 上消化道出血 , 胃癌前期病变 , 肠伤寒 , 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 , 胃黏膜脱垂症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 慢性铅中毒 , 脾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 , 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8
。 不得不说 , 黄芪建中汤的临床妙用 , 是令人喜悦的 , 当然 , 也还有更多亟待开发的空间 , 有待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1
徐重明 , 汪自源.黄芪建中汤方论浅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2006 , 20(3):238.
[2
姜涛 , 包素珍 , 吕媛琳 , 等.黄芪建中汤临床应用及理论探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