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缺氧,医圣张仲景一个秘方,气血双补挽危急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缺氧,医圣张仲景一个秘方,气血双补挽危急

文章图片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缺氧,医圣张仲景一个秘方,气血双补挽危急

在古时候 , 如果医生给患者把脉 , 出现了“结代”脉 , 大多数都是会被归类为疑难杂症 , 如果医者达不到很高的临床水平 , 都会选择退出 , 让患者另请高明 , 因为医圣张仲景说过 , “得此脉者必难治” 。 然而 , 在《伤寒论》中 , 却明确记载了“脉结代”的脉证 , 并且还给出了具体的治疗方药 。 医圣张仲景是这样说的 , “伤寒脉结代 , 心动悸 , 炙甘草汤主之” 。 按照医圣张仲景所交待的旨意 , 意思是 , 如果是心阴心阳气血两虚的患者 , 出现这种“绝脉” , 应当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 而炙甘草汤的作用主要是通经脉、利血气、益气通阳、滋阴养血、阴阳并调、气血双补 , 或可“力挽狂澜”“急救复脉” 。
那么 , 这个炙甘草汤如此神奇 , 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据《伤寒论》记载 ,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 , 全方由“甘草(炙)四两 , 生姜(切)三两 , 人参二两 , 生地黄一斤 , 桂枝(去皮)三两 , 阿胶二两 , 麦门冬(去心)半升 , 麻仁半升 , 大枣(擘)三十枚”等9味中药组成 。 具体使用方法 , 医圣张仲景说的比较复杂 , 首先是以清酒七升 , 水八升 , 先煮除开阿胶后的八味中药 , 煮取药汁三升 , 然后去掉药渣 , 将阿胶放入煎好的药液里烊化消尽 , 每次温服一升 , 一日三次 。 对于炙甘草汤的现代通用剂量为:炙甘草12克 , 生姜9克 , 人参6克 , 生地黄50克 , 桂枝9克 , 阿胶6克 , 麦门冬10克 , 麻仁10克 , 大枣10枚 , 水煎服 。 现代煎煮过程中 , 依然要注意阿胶的用法 , 阿胶单独打成粉 , 等药液煎好后 , 趁热将阿胶粉放入已经煎好的药液中烊化 。
为什么医圣张仲景对于炙甘草汤药使用“清酒”久煎呢?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 炙甘草汤加酒久煎 , 有利于药物的有效成分析出 , 而且生地黄、麦门冬属于阴柔之品 , 得酒之辛通 , 可以使之“补而不滞” , 因此还有“地黄麦冬得酒良”之说[1
。 如果现代找不到清酒怎么办?可以用米酒或者黄酒代替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 如果是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 不耐酒力 , 尽量不用酒水煎煮 , 直接采用水煎服更为安全 。 不过对于炙甘草的现代用量 , 很多医家认为 , 炙甘草的剂量要大 , 区区12克 , 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 至少需要18克 , 并且可以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逐渐加量 , 只要配伍得当 , 临床中并非发现不良反应 。

炙甘草的配伍 , 究竟暗藏着什么奥秘呢?我们先来看看全方的君臣佐使 。 全方以炙甘草为君药 , 主要起到补益心气、安魂定魄、补中益脾、化生气血的作用;以生地黄为臣药 , 主要起到养阴补血的作用;以人参、大枣、阿胶、麦冬、胡麻仁、桂枝、生姜为佐药 , 其中人参、大枣主要起到补益心脾的作用 , 桂枝、生姜主要起到交通心阳、温通血脉的作用 , 阿胶、麦冬、麻仁主要起到滋阴养血的作用 。 这样看来 , 全方没有使药 , 真是这样吗?按照原方煎煮方法 , 还有一味中药 , 那就是清酒 。 所以 , 炙甘草汤以清酒为使药 , 主要起到行药势、通血脉的作用 , 是一味引药 , 可引药入经 。 另外 , 炙甘草也可以兼以为使 , 起到益气补中、调和诸药的作用 。
不过对于炙甘草汤的君药 , 历来存在争议 。 其中最激烈的是以清代名医柯韵伯和清代医家钱潢 。 柯韵伯认为 , 炙甘草汤应该以“生地黄为君 , 麦冬为臣”;而钱潢认为 , 炙甘草汤 , “此方以炙甘草为君 , 故名炙甘草汤”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争论呢?其实最主要的是在炙甘草汤中 , 生地黄的用量最大 , 所以 , 一般都会以方中剂量最大的中药作君药 , 当然 , 这只是常规思维 。 然而 , 方中的炙甘草的用量也是超出了常规方剂的用量 , 这种超乎寻常的剂量 , 其实也可以考虑是君药 , 更何况这个方剂以“炙甘草”为方名 , 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