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水文章” 生活步步高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做活“水文章” 生活步步高
文章图片
郧阳区南化小流域治理后的罗堰村 。 杨文华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地处鄂西北 , 清澈的汉江水蜿蜒而过 , 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 。 这里曾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 , 而今在这里目睹到的是水利定点帮扶书写的精彩华章 , 感受到的是做好“水文章”、坚持绿色发展为当地百姓带来的福祉 。
产业的蓬勃发展绿了山头 , 美了乡村 , 富了农民 。 千年古城郧阳呈现的壮美画卷 , 是欠发达鄂西北山区县华丽转身的精彩样本 。
特色产业奏响增收幸福曲
朱有福是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居民 , 也是从郧阳区大柳乡杠子沟村易地扶贫搬迁来的脱贫户 。 以前 , 他和大多数当地年轻人一样 , 一直在外打工谋生 。 2018年底 , 他们一家三口搬进了这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香菇小镇产业示范园 。
“政府免费提供菌种 , 还有技术员全程提供技术指导 。 ”朱有福说 , 入住小镇就分到3个大棚 , 后来 , 尝到甜头的他又主动承包了3个大棚 。
为了让当地农户“搬得出能致富” , 园区管委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 不仅手把手为菇农传授香菇培育技术 , 还免费提供加工设备 , 并保障产品销路 。 品相好的香菇能卖到50元一斤 , 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
像朱有福一样被带动成长起来的香菇种植能手数不胜数 。 在郧阳 , 立足群众传统种植基础 , 顺势而为发展香菇产业 , 现有香菇上下游企业16家 , 发展香菇5000万棒 , 2021年实现产值20亿元 , 出口4.1亿元 , 带动1.5万户农户种植 , 户均增收3万元 , 为群众撑起“致富伞” 。
为提升产业链 , 郧阳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香菇产业 , 按照区建产业园、镇建车间、户建作坊的模式 , 在谭家湾镇建设食用菌循环经济扶贫产业示范园 , 在青龙泉社区建设香菇产业种植基地1200亩 , 在19个乡镇建设自动化香菇制棒车间24个、各类菇棚4.9万个 , 形成集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香菇产业链条 。
在罗堰村 , 养殖户曹立平家新盖的二层楼房正在封顶 , 一脸喜气的曹立平感念不已:“没有水利帮扶项目 , 就没有我今天的好生活!”曹立平原来的牛舍建在山下的公路边 , 不符合环保和安全的要求 。 2019年 , 水利部的帮扶资金帮他建成了新牛舍 , 并对牛舍进行了升级改造 。 现在他养了60多头牛 , 一年出栏近50头 , 净收入有100万元左右 。
在定点帮扶过程中 , 水利部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 , 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困难学生勤工俭学帮扶、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等“八大工程”精准发力 , 变“输血”为“造血” , 切实提高脱贫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 同时 , 水利部始终把产业帮扶作为重点项目推进 , 建立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 , 支持郧阳“1+2+N”(一个劳务经济+香菇、袜业两个主导产业+N个发展项目)扶贫产业体系建设 , 让脱贫群众挑上“金扁担” 。
做活“水文章” 生活步步高】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
“过去吃水靠人挑 , 浇地靠车运 , 现在好了 , 拧开水龙头 , 就有干净的自来水 , 洗衣做饭、种地养牛完全不愁 。 ”南化塘镇磊石河村村民徐明义笑逐颜开地说 。 由于石灰岩地质 , 过去南化塘镇地区常年缺水 , 旱季缺水尤其严重 。
郧阳区强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 按照“能集中不分散、能延伸不新建、能自流不提水”的思路 , 以库容7160万立方米的滔河水库为水源 , 在水库左岸修建日供水规模达6000吨的南化水厂 , 形成了安全稳定的水源保障 。 先后投入2亿多元 , 建设集中供水工程537处 , 建设主管网5000余千米 , 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翻山越岭 , 将清洁卫生的甘泉引入山上人家 , 惠泽沿线百姓 。 目前 , 全区20个乡镇(场)341个行政村56.41万名农村人口已经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基本达标 , 371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部通水 , 实现了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