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氢气在创伤和急救医学的临床研究进展

北京工业大学马雪梅教授团队在《生物技术进展》杂志上发表了氢气生物医学研究进展的论文 , 对氢气在疾病潜在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看氢气在急救和创伤医学的临床研究进展!
【干货】氢气在创伤和急救医学的临床研究进展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生物技术进展》杂志论文截图
到目前为止 , 国际上已发表的氢气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相关论文已经近两千篇 , 自2010年后 , 氢气生物学研究领域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经达到八十多项 。 目前氢气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依据两点:
一是安全性高 , 迄今还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的报道;
二是氢气对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 , 这方面有大量的动物实验和百余项人体试验研究数据 。
氢气安全性
安全性是氢气在医学领域得以应用的突出优势 。 氢气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氢气作为一种呼吸气体在潜水医学中已有很多应用 , 人类曾经在20大气压高于90%的超高浓度氢气环境中长期生活28天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世界上最大潜水深度记录采用的就是呼吸氢-氧混合气的潜水方式 , 其安全性显著超过氧气 。
二是氢气本身就是人体内存在的一种内源性气体 , 1969年Levitt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人的肠道菌可以产生和利用氢气 。
【干货】氢气在创伤和急救医学的临床研究进展
文章图片
三是氢气与其他物质反应后生成水 , 多余的氢气可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 不会有任何残留 。 到目前为止尚无任何氢气对身体有毒副作用的报道 。
四是除我国外 , 目前还有包括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已经将氢气列入食品添加剂名单中 。
总之 , 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 , 还没有氢气生理上不安全的报道 , 这也为氢气用于健康和医疗领域提供了保障 。
【干货】氢气在创伤和急救医学的临床研究进展】创伤和急救医学
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组织或器官经历一段时间缺血之后 , 由于血液和氧气重新供应所导致的继发性损伤 。 缺血再灌注引发的组织损伤涉及多种病理类型 , 包括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肾损伤和肠缺血等 。 此外 , 缺血再灌注损伤也是器官移植、心胸外科、血管外科、创伤医学等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
2007年日本科学家太田成男报道 , 呼吸氢气对脑卒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显著 , 这是氢气应用于脑卒中治疗的第一项实验研究 , 也进一步提示 , 氢气很可能在急救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 该研究也成为氢医学快速发展的奠基性工作 , 氢气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
【干货】氢气在创伤和急救医学的临床研究进展
文章图片
已有的临床试验和动物学研究均显示 , 利用其抗凋亡、抗氧化等生物学效应 , 通过早期介入氢气治疗 , 有望能够减轻脑梗、心梗、心肺复苏和复苏后综合征等造成的组织、器官损伤 , 并发挥神经保护功能 , 从而达到对该类患者急救和争取康复时间的目的 。
【干货】氢气在创伤和急救医学的临床研究进展
文章图片
表2汇总了有关氢气用于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疾病的临床试验 。
氢气应用于脑卒中治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脑卒中是全球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之一 , 而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卒中的80%以上 。 由于脑卒中的危险性巨大 , 致死率较高 , 因此氢气应用的相关临床试验开展存在较大困难 。 一项关于脑干梗死的无对照临床试验(通过日本西岛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对比了常规药物依达拉奉单用组(26人)与氢气联用依达拉奉(8人)的效果 , MRI和临床指标结果显示氢气与依达拉奉联合使用可以明显减少病人恢复正常的时间 。